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45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16

首师大应用心理考研(初试逐章分析与复试信息)

初试逐章分析与复试具体信息
方法/步骤

首师大考研针对性攻略初试分析  首师大初试考3本书,普心,心理测量,心理与教育统计。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名词解释12道题,每道5分。简答6道题,每道20分,论述题3道,每道40分。其中,普心内容占绝大比重。除名词解释之外,心理测量每年只考一道简答和一道论述,统计学每年只考一道简答,其余考题都是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初试考察内容多为概念和理论的直接考察,不涉及分析,因此只要背住知识点即可。下面,对三本书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使用彭聃龄的教材。绪论里比较重要的是:[心理学研究对象]2011年考了名词解释“认知过程”,2015年考了名词解释“个体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2013年考了名词解释“心理测验法”。[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这是2014年简答题。剩下的比较重要的内容是[重要的心理学派别]目前还未出现在考试中。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不是重点的考察内容,每年只考一些名词解释。2013年考了“神经系统”,2014年考了“神经回路”,2015年考了“神经元”。2016年请关注“神经冲动”。感觉:这一章也不做重点考察,我们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凡是跟生理机制有关的内容都不做重点考察。2011年考了“绝对感受性”2012年考了“感觉”,2014“绝对感觉阈限”,2015年重考了“感觉”,根据我的分析,目前这章重点除了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已考察完毕。知觉:这一章相对于感觉比较重要。重点内容在[知觉的概念]13-15三年连考。[知觉的特性]12年考了一道简答,11年考了其中一个部分“知觉恒常性”。还未考的比较重要的内容是“知觉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但是这一知识点回答时所需要字数比较少,因此考察肯能性并不是太大。还有“深度知觉的线索”和“似动”现象比较重要,在学硕里常考,而且答题量足够,并且还未考察过,因此应予以重视。意识和注意:这一章重点集中在注意部分。意识部分有“意识概念”和“不同的意识状态”两个部分。其中“意识”的概念比较模糊,还没有研究透彻,因此难以考察。而“意识状态”知识简单介绍,并不能作为知识点考察。在注意的部分,[注意的种类及其特点]自12-14三年连考。[注意的认知理论]2011和2015 考了“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未考重点]注意的功能,注意和意识的关系,注意的双加工理论。而注意的选择功能理论虽然在学硕中作为考试重点,但由于其涉及到一些生理机制,并非理论,所以可能并非考试重点。另外要注意,“注意的种类”的考察与彭聃龄普心中注意的种类分类方式不一致。因此这里要选择考研机构的书籍或其他普心教材作为补充。记忆:对于这一章的观察其实可以让我们发现首师考试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在名词解释上,并不考察一些很细致的概念。这一章出现很多名词,比如,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等。这些都不考,而主要考点的名词解释都是:记忆,感觉,知觉等这些大概念或大标题。在记忆这一章常出简答题和论述题,于11年、12年和15年都出了“论述遗忘规律和影想遗忘的因素”这道题。而遗忘理论并没有做任何考察,原因可能是因为遗忘理论目前并没有一个清楚的研究,只存在于推测阶段,而且答题量较小,很难作为考点。然后,记忆的瞬长短时分类及其特点在学硕考试中属于重点,但是一直未做考察。但考生也需要留意。思维:这一章考题覆盖量相对较大。首先是思维的概念,思维的特征和思维的过程这三项,12、13、14年都有考到。并且思维的过程在书中没有涉及,需留意其他教材。另外,[概念]12年考了人工概念的含义和形成过程,这一部分已没有其他重点考试内容。[问题解决]11年考了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作为论述题。[创造性]14年考了名词解释“创造性”,15年考了创造性的心理成分之一“表象的含义及特点”。但是书中所提到的是表象的含义和功能。这一点要注意区分特点和功能。其他未考的重点关注“表象的含义和特征以及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简述常见的推理和推理中常出现的偏误”、“问题解决的含义和策略”。语言:这一章基本不考。13年和14年只考了名词解释“语言理解”。其他内容无法成为考点。动机:这一章零散的知识点较多,考察内容比较分散。但是名词解释“动机”作为一个大标题在2013年有考察。2011年考了“意志”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2012年考了“成就动机的含义、作用和影响”2014年考了“自我效能感”和“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一章和动机有关的理论有10个,但是目前只考了一个,根据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可推知动机理论并不作为考试重点,但是复习的时候还是要关注另外两个没考的理论“成就目标理论”和“唤醒理论”。其他未考的内容重点有“需要”、“简述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情绪:情绪这一章结构比较清晰。首先[情绪的概念]在2012年做了考察。[情绪的主要功能]于2013年做了考察。[情绪状态]有三个,11年考了“应激”,13年考了“心境”,还剩一个“激情”没考,因此要重点关注。[情绪的外部表现]于11年考了“面部表情”。[情绪调节]14年考了名词解释“情绪调节”,但是还请留心“情绪调节的策略”。2015年考题中,考察了“简述情绪的外周理论”,也就是詹姆斯兰格理论,并没有用书上的标题,但在正文中有涉及到。因此阅读要细致。让人比较诧异的是2015年考了一道名词解释“基本情绪”,这一概念内容并不丰富,也不是往年典型的大标题的概念。所以,看到一些小概念时,还是要记忆的。情绪这一章,除了激情的概念和没考的几个情绪理论之外,重点已经考察得差不多了。能力:这一章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特点:概念和理论过于抽象或生涩的也不做为重点考察内容,能力结构下6个理论都没有考过。[能力的概念]于15年才考过。[能力的种类]11年考了名词解释“液体智力”,13年考了“简述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含义及关系”,该部分的其他内容只可能考名词解释“晶体智力”。剩下的[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和[能力的形成原因和条件]于2014年合起来作为一道论述题进行了考察。情绪这一章除了“晶体智力”和“情绪智力”基本已无更多考点。人格:人格部分概念可分为6个部分。其中[人格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于12年和13年分别考察了名词解释和论述题。[人格结构]11年考了名词解释“气质”,15年考了论述题“论述人格的结构和成因”。[人格测验]12年考了“简述自陈量表和投射测氧的优缺点”,另外还可以考“比较自陈量表和投射测验的特点”,这一知识点在《心理测量》中有,也即心理测量中人格测验也可能作为普心人格来考察。[人格成因]于2011年和2015年都考了论述题。还有两大部分[认知风格]和[人格理论]5年间未做任何考察。[认知风格]可以考名词解释,但是未必考“请简述常见的几种认知风格”,因为没有出过这种类型的题。[人格理论]人格理论在复试笔试中会考察,而且这本书中涉及的人格特质论和类型论的内容形式与首师的考题特点不符合,因此不太会考察。但是首师15年复试笔试中一道考题就是“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观”。所以这个理论要留意。另外“五型人格理论”近年来在学界越来越重要,所以请留意。学习:这一章重点不多。[学习的概念]于13年考察了名词解释。[学习理论]13年和14年考了“简述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两派别的异同”和“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分类及意义”。还剩下4个学习理论应该不会考,因为对这四个理论的描述基本上是以具体的实验为主的,首师目前只考概念和理论做直接考察,还没有灵活到描述实验的地步。[学习的规律]还未考,未来要考应该会考“请简述练习的含义,联系进程的特点和如何提高联系效率”,但是考察几率很小。[学习的迁移]在2014年只考了名词解释“技能迁移”。[学习的分类]可做名词解释考察,但是目前还没考,请关注名词解释“认知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人生全程发展:这一章分为4个部分:[个体发展]请关注“个体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2012年考了名词解释“横断研究”,还有“纵向研究”和“群体连续研究”没考。因为在发展心理学中,研究方法属于重点要内容。所以请给与着重关注。[语言与认知的发展]中语言获得理论是重点,还没考,考题形式可能是“请简述语言获得的先天论和后天论”。“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于12年考察过。[社会性发展]中,2012年考了名词解释“社会化”,2011年考了名词解释“依恋”。在“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科尔伯格的理论”十分重要,还没做考察。不过12年首师复试笔试的时候考过一次。皮亚杰的道德理论可忽略。“社会化与人格发展”不会考,虽然埃里克森和班杜拉的理论很重要,但是这会在人格心理学里考。[成年以后的发展]不会考。3、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所用的教材是金瑜的版本,但是可以用学硕考试的戴海琦的<心理与教育测量>作为辅助,不过要把握住戴海琦的书中好多内容金瑜的里面都没有,所以这些内容虽然在学硕中是重点,但是首师大都不考。心理测量这本书主要内容就是在讲“如何进行心理测量更准确、更有效”,所以要把握这个核心,把所有内容连成一条线。而这条线在[测验的编制]这一章表达得很清晰。所以,要整体把握心理测量,请着重关注“测验的编制”这一章,因为它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内容。本篇分析不逐章分析,而是根据心理测量的各个部分进行连贯的展开:什么是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属于测量的一类,因此首先要知道[简答]“测量是什么以及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其次要了解心理测量是什么[简答]“简述心理测量的定义及特点”。心理测量作为一种测量手段,要知道它的测量工具,[名词解释]“量表”。还要知道心理测验和心理测量的区别[简答]“简述心理测验的定义及三要素”。最后要知道,目前,测验有哪些种类[2012名词解释]能力倾向测验,此外还要关注“教育测验”、“人格测验”。怎么编制测验最可靠和最有效:凡是测量都会出现误差,但是测量学理论要做的就是不断减小误差,这样才能使测量最准确。要减小误差,先要知道误差是什么和误差怎么来的[2015论述]“请论述误差的种类和误差的来源”。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大小决定了测验的“信度”,信度越高,测量结果越稳定[2014简答]“请简述各信度系数的误差来源”。[2012简答]“请简述影响测验信度的主要因素”。[简答]“简述各信度系数的使用前提”。系统误差作为一个重要原因和随机误差一同起作用,还影响着测量的[效度],效度越高,测量结果越有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效度”[12年、13年和14年名词解释]“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和“校标”,在这个部分,主要知道“有哪些效度和各种效度的确定步骤”。其次要知道[2015年论述]“简述影响效度的因素”。最后,信度和效度间是什么关系非常重要,[2011简答]“为什么可靠不一定有效”,在2014年北大的初试中也考过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另外,2015年在这一部分内容上有一个最重大的变化[2015计算题]“根据材料内容计算信度系数”。在前四年中没有一年考过计算题,15年头一年出计算题,而且在复试面试的过程中,老师对统计的内容相当重视,所以要注重计算题的训练。测验题目:确定信度与效度是测验编制最终标准,而最初,我们要为此编制一系列测验项目,这些项目必须和我们所测的内容有关,并具有一定的[名词解释]“项目难度”和[2011名词解释]“区分度”。还要知道[简答题]“简述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另外要掌握难度与区分度的计算方法。测验常模:测验编制好后,对受测者要进行测量,测量后都会得到一个分数。而这个分数是高还是低,有什么意义,要根据[常模]来解释。[2014名词解释]常模。[2011论述题]“参照常模的分数解释有几种,请分析各自优缺点”。此外还要关注[简答题]“简述确定常模团体的注意事项和制作常模的过程”。测验的编制与实施:测验的编制基本上整合了上述内容。[2013简答]“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这道题把测验编制的八个部分都涵盖了进去。对这一章进行整体掌握即可,但是还要注意[2013论述]“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测验才是一个好测验”这道题,在测验编制这一板块属于“测验标准化”的内容。有疑问请看课本中测验标准化标题下的第一段话。测验的实施目前还没有考过,如果要考,可能会考[论述题]“请举例说明测验实施前准备以及如何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心理测验:这一部分主要是“人格测验”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2012年论述题]考了“简述自陈测验和投射测验的优缺点”[2014名词解释]投射测验。还可能考[简答题]“比较自陈测验和投射测验的特点”和“简述投射测验的理论假设”。人格测验目前还没有考,如果要考,可能会靠[论述题]“什么是智力测验,它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  4、心理与教育统计      这一章每年只考一两道名词解释和一道简答题,所占分数不超过30分,但是要学习起来会占据最多的时间,因为抽象不易理解。但是鉴于只考察一道简答题,如果不考计算题的话,考察的知识点就非常非常有限,很好做应试复习。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个部分,1~5章是描述统计,6~13章是推论统计。推论统计是统计学考察内容的重中之重。描述统计:第一章和第二章由于内容特点原因不会考。第三章集中量数虽然不是重点内容,但是由于内容特点的原因,可以作为考试内容[简答题]“请简述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的优缺点”。第四章差异量数于2012和2015年都考了“标准分数”:[2012名词解释]标准分数;[2015简答题]“简述标准分数的优缺点”。第五章[2014简答题]“简述积差相关、等级相关和点二列相关的适用前提与计算方法”,考试重点基本上已涵盖较全面,没有其他遗漏的重要考点。推论统计:第六章概率分布从来没考过,概率分布是推论统计的基础。如果要考,考题可能会是[简答题]“简述正态分布、二项分布、t分布、F分布和卡方分布及其各自的特征”。第七章参数估计和第八章假设检验是重点,而且二者有一种特别特殊的联系。学习的时候可以比较着学习,以促进理解。  第七章参数估计[2011名词解释]区间估计。[2013名词解释]标准误。[2013简答]“简述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关系”。从这里开始我们可以看出,在推论统计部分每章内容都是前面几页是理论描述后面几页是具体应用。而考试,只考前面的理论描述。因此一本400多页的统计学压缩之后其实只有100多页。这一章还未考的考点还有[名词解释]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简答题]“简述区间估计的原理”和“简述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步骤”。  第八章假设检验只在2012年考了三道题。[2012名词解释]I型错误和双侧检验[2012年简答题]“简述假设检验的步骤。”未考的重点还有[名词解释]假设检验、虚无假设、II型错误、统计检验力和单侧检验。[简答题]“简述假设检验的原理”。  第九章方差分析基本上只有一个考点[2011简答]“简述方差分析的功能及应满足的条件”,已经考过。“方差分析的基本过程与步骤”由于全都是公式所以不怎么会考。另外,“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属于《实验心理学》的内容,不会在心理统计学中考察。如果心有不安,请准备这道题:[简答题]“简述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并比较二者的差别”。  第十章卡方检验还没有考过。出题的话,可能会出这两道题:[简答题]“简述卡方检验的作用及其假设”和“简述同质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的区别”。  第十一章非参数检验开始就全都不是重点了。但根据首师大考试特点也能从这上面牵强的推测出,如果考的话,会考哪些题[简答题]“简述非参数检验的特点”。  第十二章线性回归也从来没考过。但是这张还算比较重要。如果考的话,请关注:[名词解释]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回归系数。[简答题]“简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和“简述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  第十三章除了因素分析作为名词解释基本上没有考点。而且15年刚好出了这道题[2015名词解释]因素分析。  第十四章抽样原理及其方法要在几类抽样方法中下功夫。[2015名词解释]两阶段随机抽样(但是考试的时候没用这个词)。还有[名词解释]随机抽样.[简答题]“简述抽样基本原则”可以作为考点。  二、复试1.复试笔试  复试笔试考《人格心理学》,不限定参考书目。题目非常灵活,没有标准答案。如15年考题:1.论文化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2.论奥尔波特的特质观。3.评述六因素人格结构模型。4.阐述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所带来的启示。5.阐述反应式技术在人格测量中的应用。其中第3题和第5题基本上所有人都不会做。考试的时候我右边是初试排名第一的同学,她这两道题也空下了。考试结束之后问其他人,基本上没有做出来的。第4题是讲“启示”。第1题文化对人格影响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但是在答题的时候要保证把自己所知道的基本理论先写上去以后,再后再发散思维。并且不会做的题要根据已有的知识来推测它的答案。比如第3题,我使用五型人格来推测的。2014年的考题是:1.简述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及其影响。2.论自我概念及其发展。3.评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4.简述自陈测验和投射测验以及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的优缺点。5.论述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和发展趋势。由这一年考题我们可以看出,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中的人格部分也做了考察。因此复习的时候也要关注普心和发心的人各部分。复试笔试复习时主要看“人格理论观点”和“学派理论评价”。“理论应用”等非理论部分也不会考。而“理论评价”要看,是因为复试笔试出题比较“灵活”,对理论进行评价,就体现了这种“灵活”。  2.复试英语15年复试英语仅穿插在专业课面试中问了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不一样。我的问题是“请一句话描述你的人格”。我还有同学被问到“请用英语描述弗洛伊德的理论”和“请用英语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4年及以前,英语面试考察的方式是先英语自我介绍,然后从“探索心理学”视频中抽取1分半的无字幕视频,让你看两遍,然后复述。英语口语和听力要看日常积累,如果没积累也没什么,首先它分数比重只占10%,其次大家的英语口语水平都不高。专业课面试  专业课面试才是重中之重,它是决定你是否录取的最关键环节。而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涉及到得面试部分的内容,面试考察两个内容。1.综合素质。2.潜力。针对这两方面的特质,老师会设置很多问题来提问你,其中有一些固定的问题。针对你对固定问题的回答,老师还会问一些随机问题。这个时候,你就要收集充分的信息,把所有固定问题的回答设计好之后,从你的答案之中找到一些老师可能会提问的重点,并考虑到老师会根据这一内容再问什么问题,并设计好这一问题的答案,并反复练习。  下面我们来看专业课固定问题有哪些?(1)自我介绍。(2)你有没有阅读过心理学文献(3)你有没有做过心理学实验(4)对你的方向你有什么认识(5)对未来有什么设想。第一个问题肯定是自我介绍,你的自我介绍中一定要铺设一个让老师感兴趣的内容,以这个内容为核心设计一道围墙,围墙里的每一个部分你都清晰的了解。把老师的注意力限制在这个围墙里,只问这个围墙里所包含的内容。这样你的面试就会及其顺畅了。由于我的自我介绍涉及个人经历,所以不好举例,因此只谈方法,请见谅。  为此要收集哪些信息?  首要的是导师有哪些,每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导师的论文。这一点利用好了在面试过程中没有坏处。比如,在问对未来有什么设想的时候,先说你想从事哪个方向,然后再说,我了解到某老师也是从事这个方向的,这样既能取悦老师,又避免了拍马屁的嫌疑,语序很重要啊。或者在有没有读过文献的时候,先说以前读过一大堆文献,然后再说最近读了各位老师的文献,文献名称是什么,对这些论文内容的看法是。一说到对论文的看法,老师的注意力就转移到论文的内容和你的观点上了,因此,此前要对该论文有一个详细的阅读和透彻的理解。  其次是要知道复试的流程,和每个环节的考察内容,我想我在上文中已经做了详细的描述,所以也可以为各位省去不少麻烦。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