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93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波兰风俗禁忌

一、节假日:  元旦—1月1日  复活节—日期不固定  国庆节—5月3日(缘自1791年5月3日波兰颁布第一部宪法)  胜利日—5月9日 (二战欧洲胜利日)  基督圣体节—日期不固定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  万圣节—11月1日  独立日—11月11日( 波兰于1918年11月11日重获国家独立)  圣诞节—12月25-26日(对波兰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二、常见礼仪:  同外人打交道时,波兰人对称呼极其重视。他们的习惯是要尽可能地采用郑重一些的称呼。对于男士,波兰人言必称“Pan”(先生)。对于妇女,则称之为“Pani”(小姐或女士)。在社交场合问候他人时,波兰人肯定会对对方以“您”相称。他们假如与对方以“你”相称,则多半意味着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彼此相交已非一日。  在波兰,最常用的见面礼节有握手礼和拥抱礼。亲朋好友相见时,常施拥抱礼。而吻手礼则多见于一些高雅的社交活动场合。一般而言,吻手礼的行礼对象应为妇女,行礼的最佳地点应为室内。在行礼时,男士宜捧起女士的手在其指尖或手背上象征性轻吻一下,假如吻出声响或吻到手腕之上,都是不合规范的。  波兰人在与别人交谈时,不喜欢为加重自己说话的语气而用手指指点点,更不愿意看到有人用手直指自己的面孔,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不尊重人的举止。如果对方作出伸懒腰,打哈欠等动作,在他们看来这是不耐烦的表示,他们就不再愿意和对方交谈下去。  波兰人普遍爱花。在所有鲜花之中,他们最喜欢三色堇,并将其定为国花。给波兰人送鲜花时一般要送奇数。  与波兰人交际时,要特别注意:第一,天主教在波兰的影响无处不在。第二,波兰人的民族自尊心极强,与其交谈时,提及波兰的伟人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最令波兰人开怀。第三,波兰人很介意待人接物的礼数。与波兰人喝酒时最好不要多次强行劝酒,以各人随意为佳。  三、风俗习惯:  按照波兰的礼俗,各种正式场合均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女士着套裙。逢重大活动,则常在请柬上注明对来宾着装的要求。出席音乐会等高雅艺术演出时,服装应整洁得体,一般来讲均应着正式服装,不能穿休闲服和休闲鞋。  波兰人的饮食习惯与其他中东欧国家大致相似。具体而言,波兰人平时以吃面食为主,有时也吃米饭;爱吃烤、煮、烩的菜肴,口味偏咸;喜欢吃猪、牛和鸡肉。波兰人酒量较大,常在饭前饮烈性酒,饭后饮甜酒;爱喝咖啡和红茶,在饮用红茶时,大都爱加入糖和一片鲜柠檬。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波兰人开始接受并喜爱上中国绿茶。  波兰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喜欢请客吃饭。不论饭菜是否合自己的口味,客人都要争取多吃一点,并要对主人的款待表示谢意。就餐时应避免刀叉碰撞发出声音,喝汤时不要发出吮吸声,也不要含着食物讲话和打嗝。  四、主要禁忌  在饮食禁忌方面,波兰人一般都忌吃动物内脏(肝、牛肚除外),也不太喜欢吃动物身体的一些特殊部位,如舌头、蹄爪、尾巴等。波兰人喜爱猫狗,故对食用它们肉的行为非常反感,甚至提出抗议。波兰人对海鲜不太了解也不甚感兴趣,相比之下,虾类较受欢迎。  波兰与欧洲许多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一样,有不少禁忌。波兰的天主教徒每星期五不吃猪肉。据说,星期五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受难日。波兰人也比较忌讳13这个数字,忌在13日、星期五举行任何礼仪性活动。  特别提示:中国人到波兰后应注意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否则很易引起波兰人的反感甚至批评。通信电源  波兰的国际长途区号是0048,波兰的电话费,特别是长途电话费比较贵。很多公用电话只接受电话卡,电话卡可以在报刊店或自动售卖机上买到。  波兰GSM的手机频率与中国相同,可以机卡分离,所以从中国大陆带去的GSM手机可以在波兰买卡使用。中国移动的手机可以在波兰漫游使用。  波兰互联网应用普遍,大部分酒店、商场、咖啡厅都有有线或无线互联网接口。  波兰的电源电压是220伏,50赫兹,电源插座是双圆插座。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