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03今日阅读:162今日分享:23

如何把握中学生的心理?

中学生家长最头疼的就是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中学时期,是中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发展较快的时期。如果掌控不好,中学生的心理就会偏颇。中学生心理不可忽视。中学时期,往往是学生的叛逆期,有的学生平稳度过,而有的学生则是蹉跎了中学岁月。因此,我们该如何把握他们的心理呢?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浅谈。
工具/原料
1

中学生心理。

2

家庭教育。

3

学校教育。

方法/步骤
1

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要做好随时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准备,帮助孩子度过关键期。例如,随时关心孩子在校的表现(含纪律、学习和人际关系等),不能以为孩子交到学校了就全是班主任和学校的事,不能走入认识的误区,家校的良好配合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2

家长要记好班主任的电话号码,了解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按时参加家长会。周末要和孩子谈心交流,做孩子的“大朋友”,不能只负责“给钱”。因此,在要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给予孩子精神上的鼓励,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可信任的”,做好孩子的后盾。

3

老师要关心和尊重学生,特别是班主任,不仅要在管理上做好学生的“严师”,更要在情感空间里担当学生的“益友”。“严慈并济”对于管理一个班级来说,是最关键的,要“一碗水端平”。班主任要从侧面了解学生违纪或犯错的原因,不能妄加定论,要“给机会”,制造“机遇”给学生改善自己。在这过程中,也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亲的人,赢得家长的支持对于解决孩子的问题至关重要。

4

中学生在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能够拉他一把,会在他稚嫩的内心留下一个希望的种子,它会发芽、会成长。在他困惑的时候,指引他前行的灯塔,会帮助他走向宽阔的未来。

5

用爱把握孩子的心理,助推孩子跳过一个又一个坑坑洼洼的反光点,让他们减少摔到,更自信地前行。

注意事项
1

图文无关。

2

仅是个人观点。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