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74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菲律宾马尼拉三大古迹介绍

马尼拉是一个很野性的城市--危机四伏,灯红酒绿,东西方文化不断撞击但又不断融合,灯光璀璨的高楼下就是臭水横流的贫民窟。虽然马尼拉几经殖民统治,但西班牙殖民者300年殖民统治留下的遗迹最为完整,整个马尼拉文化受西班牙殖民的影响最大。
最具代表性的王城
1

西班牙王城又名市中市,是西班牙殖民者1595年建立的城堡,面积紧一平方公里,位于黎刹公园和帕西格河中间,当时只允许西班牙人和西班牙血统的人居住。这个城堡一度在欧洲被描述为遍地白银的东方繁荣之城,4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西班牙人统治,海盗占领,荷兰舰队袭击,英国人侵占都安然无恙,但是却毁于二战日本和美国的双重炮火,在著名的“马尼拉战役”中,整个城堡只有圣奥古斯丁教堂幸存。

2

西班牙王城尽管曾遭到严重的破坏,来到这里的人们仍然能体会到强烈的历史感。杂草丛生、略显破败的城墙、城门、堡垒是凝望历史最好的见证。END

三大古迹
1

一、圣地亚哥堡Fort Santiago   1570年,西班牙殖民者将当地土著赶走了之后,就在他们的村子里用原木和泥土搭起了简易的堡垒,这便是圣地亚哥堡的雏形。1574年,明朝著名的广东海盗林风率军队将堡垒完全摧毁。1589年,西班牙殖民总督圣地亚哥将它改建为石头城堡,历时3年完工。   圣地亚哥堡的城墙厚10米,外有护城河,城墙上筑有塔楼,设有炮台。   1945年马尼拉战役,城堡被日美两军的炮火彻底摧毁,现在的城堡是1951年原址重建的。 或许,经历过炮火洗礼的,怎样都比较内敛。   这座古代皇城是西班牙殖民者抵御外敌的要塞,所以在城中可见面海的城墙和炮台,还有众多深幽的水牢,在二战时用来关押百姓和游击队员。   最让圣地亚哥堡留名于世的还是因为这里是黎刹最后的关押地,这位民族英雄临刑前在这里的囚室中写下绝命长诗《我的诀别》(Mi Ultimo Adios)。   如今,圣地亚哥堡已成为市民休闲散心的好去处,75比索的门票虽然有点小贵,还是值得来参观的-青苔,城墙,监狱,雕像……历史的沉重在漂亮的花园里沉淀着。

2

二、马尼拉大教堂Manila Cathedral   马尼拉大教堂是菲律宾最重要的罗马式天主教堂,为圣母玛利亚而建。现存建筑是1951年重建的,已经是第六次重建了,而之前的马尼拉大教堂可谓多灾多难,多次毁于台风、火灾和战争。   马尼拉大教堂的外部非常壮观,正门上站立着各位圣人的雕像,正以悲天悯人的申请俯视苦难的人间。   第六次重建由建筑家Fernando Ocampo和Archbishop Rufino J Santos设计,借鉴了老教堂的石雕和玫瑰形雕刻窗子。

3

三、圣奥古斯丁教堂San Agustin Church   菲律宾全国各地散布着众多的天主教堂,被称为“东方的梵蒂冈”。西班牙王城的心脏位置,屹立着一座历经5次地震、N次台风和2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而不倒的教堂,它就是拥有400年历史、并于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圣奥古斯丁教堂。   圣奥古斯丁教堂从外观上看一点都不富丽堂皇,现在只剩下了一座钟塔。但千万不要被外表所迷惑,门票虽然100比索,但却是整个王城中一定要去的地方。   教堂始建于1571年,当初的建筑以竹子、椰叶及泥土建成,后因火灾被毁,1599年重建,改为石造建筑。   圣奥古斯丁由教堂和修道院组成。巴洛克风格的礼拜堂是整个圣奥古斯丁的精华。走进礼拜堂,仰头看穹顶,《圣经》中的人物经由技艺高超的意大利画师的手精心绘出,栩栩如生,立体感很强。   圣奥古斯汀最最经典的部分还是教堂,高大的柱子从顶部到底座都雕刻着玫瑰形饰物,唱诗班阁楼的顶部装饰着拿着喇叭的天使,高高的穹顶上垂下来的巨大枝形吊灯更增添了几分庄重肃穆。天花板上的雕塑是意大利画家Cesare Alberoni和Giovanni Dibella于1875年创作的。这天花板可真是杰作,可千万别被他的浮雕的表象忽悠了,其实这是典型的Trompe-L’Oeil(是一种艺术技巧,包含了极端的为了制造所描写的物体真正存在的现实主义视觉效果,而不是紧紧是二维的绘画而已。这个名字来源于法文的“障眼法”,意为践踏、欺骗眼睛的意思。)画法创造出的立体效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