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78今日阅读:19今日分享:20

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经验

牧农村环境一直的区域生态卫生环境的“疮疤”和短板,只有改善牧农村的生活环境,才能使美丽乡村乡村建设落实落地,深入推进。如何开展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下经验可供参考。
工具/原料
1

方案

2

人力、物力、财力

方法/步骤
1

制定农村牧区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方案。      要结合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状况普查,按照区域农村牧区垃圾治理总体工作要求,以旗县(市、区)为单元编制本地区农村牧区垃圾治理具体实施方案。      要优先将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纳入试点范围;要充分考虑农牧民居住分布情况、区域地形地貌、清理转运距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转运点位及处理模式。      要根据不同地域、人口、生产和自然环境,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适度超前、分类指导、经济适用”的原则,科学确定农村牧区垃圾的收集、转运和处理模式,推进农村牧区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探索科学的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及资源利用方法,探索建立木农村村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

2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体系。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环卫管理工作向农村牧区延伸覆盖,建立由环卫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负责的城乡一体化工作体系。      要安排专人负责区域内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导、督查、服务等工作;按照服务人口合理配备保洁人员数量。可以采取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优先从低收入农牧户和低保户中聘用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为村配备环卫协管员或者保洁员,组建稳定的农村牧区保洁队伍。      要结合实际制定严格可行的垃圾治理管理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按保洁责任区域和保洁质量要求实施严格监管,确保达到垃圾“日产日清”的作业要求,同时对污损的设施及时进行清洁、修缮。

3

加快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以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系统为重点,在试点村建设垃圾分类收集、清运设施,在试点乡镇建设垃圾转运设施,垃圾处理主要依托现有城镇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处理。鼓励并加快淘汰不符合卫生、环保标准的简易填埋场、垃圾焚烧炉等,积极引入技术标准高、符合环保要求的填埋、焚烧设施。原则上每个旗县(市、区)至少应建有1座以上达到国家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没有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标准的旗县级垃圾处理厂(场),要抓紧改造,尽早达标。试点乡镇镇应配置可利用垃圾回收设施和场所,原则上每个试点乡镇建设至少1处垃圾中转站、1处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在满足垃圾清运要求的前提下,相邻乡镇可共建共享1处垃圾中转站。要逐步淘汰露天垃圾池、垃圾房等非密闭性垃圾收集场所、设施,试点村按10—15户配备1个垃圾桶,用于收集生活垃圾。应当使用密闭式专用车辆将生活垃圾从垃圾中转站运输到生活垃圾处理厂(场),试点村可使用密闭式简易车辆将生活垃圾运输到垃圾中转站。偏远地区的村或转运距离较远的乡镇,可以选择位置合理且符合环保要求的填埋、焚烧设施就近开展垃圾处理。

4

开展存量垃圾集中整治。      以旗县(市、区)为单位,在所有试点乡镇、村开展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各地区要统一部署,广泛动员,集中力量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对于存放多年、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存量垃圾,可将上层垃圾清理后进行覆土绿化;对于道路两侧、排水沟渠、风景旅游区、饮用水水源地等区域的存量垃圾,要进行彻底清理,并转运到垃圾处理厂(场)进行处理。清理后的区域,要及时硬化、绿化,配套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巩固治理成果。

5

积极探索垃圾治理的新模式、新机制。       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减量,重点是引导农牧民按照易降解的厨余垃圾堆肥返田、一般生活垃圾进入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筑垃圾不得进入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要求主动对垃圾进行干湿分类。      积极研究农村牧区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经济激励办法,鼓励优先利用农家超市、再生资源回收点等现有设施,建立覆盖试点乡镇、村的资源回收体系。      积极探索研究依法收运处理农村牧区废弃电池、农药瓶等有毒有害特殊垃圾的有效办法。研究制定试点村保洁和垃圾清运专业化、社会化的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方式,把环卫作业中的经营性服务项目推向市场,按保洁面积或实际工作量选择专业保洁队伍。      加强地膜污染防治,积极引进、研究、推广生物降解技术,提高废旧地膜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进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逐步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

注意事项

牧民村治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要持之以恒,稳步推进,才能见到成效。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