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80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27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编写好与之相适应的导学案。顾名思义,导学案的作用就是“导学”。 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必须在充分集体备课,充分讨论,充分钻研教材和考纲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才能印发给学生。
工具/原料
1

导学案模板

2

电脑互联网

方法/步骤
1

学习目标,也就是三维护目标要明确,也要简化,因为一节课的细化目标很多,但应有一个主题性的目标

2

学习重难点应该是考纲规定的重难点,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有时重点也是难点,当然有时难点不一定就是重点。

3

知识链接部分。主要是从知识先后联系角度,也就是说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是提示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知识框架部分如果是新授课,我们一般把知识框架列出来,要是复习课则要求学生自主构这样做的目的,使用学生能提前对本框题知识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4

导学案的主体部分。基础知识梳理,这个环节侧重对基本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侧重于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如何看书,划书,哪些知识是重点,提前告知学生记住。还应注意选好“引思”、“设疑”的点,要能激发学生思考,这更有价值。注意归纳总结易错易混知识点。再就是根据内容要求,安排了知识拓展,以扩大和加深对知识的把握。

5

知识检测部分。练习的内容应围绕“导学案”的学习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疑点、反映社会热点,然后把不同的知识点转化为形成性的练习思考题。“题型”的选择应根据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能级要求合理设计、恰当安排,对能级要求低的问题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鉴别、识记,对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可设计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引导学生在思辨、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选题组题很重要,一般选择题选七至八道,加一道主观题,尽可能兼顾不同层级的学生,既有基础题,也选一些高考题。

6

学生反思部分。带有学习小结的性质,要求学生能够回顾本节主干知识,也可以把本节课的学习困惑说出来。这样既明确了学习目标,也实现了问题前置,能更好地带着问题投入到第二天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能通过一批,发现学生的困惑。

7

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一般提前一天就将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也就是学科自习上就明确告诉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真是完不成,那就找别的时间,当然尽可能的当堂完成,要求学生事先认真看书,做好标记,主动思考。

注意事项
1

导学案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指导学生看书自学,不能因为有导学案,就淡化了书本的作用。书本应是学生永远当成第一位的东西,这一点应着重强调,提示学生划书,看书,整理,深入阅读教材,

2

强调笔记的作用。有些知识点,阶段性的总体归纳性知识,大量的归类,老师的精讲点拨和补充,还要记在笔记上。

3

导学案的编写对于有效课堂模式至关重要,一定要本着实用性,可操作性,启发性,严谨性的原则认真对待。

4

如果本经验帮助了您,请您投票、点赞、关注、转发,谢谢支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