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5今日阅读:162今日分享:23

三十六计(下)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全集(经典插图双色珍藏版)》是史上最权威的智谋宝典,影响最深远的国学智慧。孙子兵法高屋建瓴,一部操控全局的战略书。三十六计具体而微,一部争而求胜的智谋经。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精华。西方人花了2500年时间,经历了无数战争,才认识到孙子的伟大和英明:三十六计更是令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商人成名于天下。
方法/步骤
1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经常变换敌方的阵势,抽调它的主力部队,等待它的实力减弱时,我军乘机就可以击破它。这就像拖住了战车的轮子,那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相传秦始皇称帝后一直没有立太子。长子扶苏恭顺好仁,为人正派,而幼子胡亥,在每日都是花天酒地。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时突然一病不起。此时,秦始皇也明白自己大限将至,连忙召集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秘召,立扶苏为太子。  几天后,秦始皇驾蹦。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赵高特地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立扶苏的诏书,还扣在我这里。现在,立谁为太子,大权在你我手中。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那时宰相的位置你还能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心有所动,于是,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又故意假传旨意,把蒙恬召回京城,杀了蒙恬,二人用“偷梁换柱”之法把胡亥扶为秦二世

2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  如果势力强大的一方要想控制弱小一方,就应该用警告方式去诱导它。恰当的强硬手段在这其中会得到很好的实施,这种行动方式会有危险,但会使敌方如自己愿望顺从。  元朝末年,陈友谅在江州称帝,国号汉。他派人秘约张士诚,共同起兵进攻朱元璋占据的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张士诚举棋不定,末及答复。而陈友谅便率水军东进,一举攻占了朱元璋新构筑的太平要塞。  消息传到建康,朱元璋大为震惊。这时,刘伯温献上一条“指桑骂槐”之计,全力击败陈友谅,敲山震虎,以慑服张士诚。  朱元璋使计把陈友谅大军骗入他精心设计的包围圈中,并且身先士卒,带领部下一举歼灭陈友谅的军队。  张士诚见陈友谅开始打了胜战,也准备进攻建康,忽然在途中传来陈友谅损兵折将大败而逃的消息,张士诚吨时闻风丧胆,不敢再继续北上了。

3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假痴不癫  宁伪装作自己十分糊涂,不知道有这事而不有所为,也不应该假装聪明而轻举妄动。而是要三思而后行,要沉着冷静,深藏不露,这如同云势压住冬雷且不露一点机巧,来春而待机爆发一样。  秦朝末年,匈奴内部**变动,人心不稳。邻近一个比较强大的民族东胡,便借机要匈奴为他们献上国宝千里吗。没想到匈奴单于冒顿竟同意了。  东胡缉拿匈奴如此软弱,又向冒顿要一名妻妾,冒顿又顺从了他们。东胡连连得手。  不久,东胡又看中了匈奴与他们交界的一片荒原,就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次地相赠。  匈奴将领们以为冒顿一再忍让,这次恐怕又得答应了,谁知冒顿却说:“荒原虽然无人烟,但也是我匈奴的国土,怎可随便让人?”于是,下令集中部队,进攻东胡。  匈奴将士早就受够了东胡的气,这一下,人人奋勇争先,锐不可挡。东胡做梦也没想到那个痴愚的冒顿会突然发兵攻打自己,根本毫无防备,只得仓促应战。结果是东胡被灭,一味逞强的东胡王也被杀于乱军之中。

4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上屋抽梯  假装给敌方一些小的好处,以诱使它深入我方,进入我方预先设好的机关,乘机派兵切断敌方的后援和前应,是敌人陷入死地。这就好象贪吃有毒的东西那样,虽然能吃到东西,但贪求本不应得到一定要招致祸害。  后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综,不喜欢长子刘琦。刘综的后母也害怕刘琦得势,平日里非常嫉恨他。刘琦深感自己处境危险,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  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坐下后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诸葛亮无可奈何,便给刘琦讲了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俩个儿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骊姬险恶,只身逃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留在宫内。一日,申生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乘机下了毒。晋献公哪里知道,准备去吃,骊姬故意让侍从先尝一尝,刚尝了一点,侍从就倒地而死。晋献公大骂申生阴谋戮父夺位。申生无以申辩,只好自刎身亡。  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今湖北武昌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5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树上开花  借助某种局面或外来的力量来装备自己的形势,虽然自己力量弱小但可以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这如同鸿雁一样,依靠它的羽毛从而使自己装饰成显赫的仪表。  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去世。作为人质的太子横就请求齐王允许他回楚国奔丧并继承王位,齐王乘机要他割地五百里。太子横为求脱身,只好先口头上答应了齐王。  太子横回到楚国,继承了王位,号称顷襄王。而他刚刚即位不久,齐国的使臣便来到楚国,要求顷襄王履行割地五百里给齐的诺言。顷襄王一时无计可施,便与群臣商议。  慎子给顷襄王献了一条“树上开花”之计:先让子良到齐国佯称献地,以麻痹敌人,派昭常率领军队镇守边疆,虚张声势迷惑敌人,派景鲤到秦国求援,借秦国力量慑服敌人。  顷襄王便依计而行,齐王见楚国边境有大批军队,又听说秦王援楚,想讨伐楚国,又担心俩面受敌,只得按兵不动,不敢再进攻楚国了。就这样楚国未动一兵一卒,就从气势上压倒了齐国,从而让齐王放弃了霸占楚国土地的念头

6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反客为主抓住有利时机插足进去,掌握它的要害部位,逐渐加以控制.    三国时期,袁绍和韩馥是昔日盟友,当年曾经共同讨伐过董卓.后来,渊绍势力渐渐强大,总想不断扩张,但苦于粮草缺乏,十分犯愁.老友韩馥便主动派人送去粮草.帮袁绍解决困难.    袁绍觉得等待别人送粮草,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他采纳下属的建议,决定夺取韩馥镇守粮仓冀州.    他首先给公孙瓒写了一封信,建议与他一起打冀州.公孙瓒欣然应允,准备发兵.    袁绍又暗地派人去见韩馥,劝他联合袁绍共同对付公孙瓒.韩馥无奈,只得邀请袁绍带兵进入冀州.希望袁绍可以念在往日情分上,帮自己一把,一起抵抗公孙瓒.这位请来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韩馥,实际上他已逐渐将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安排到冀州的要害部位.这时韩馥才知道,他这个主已被客缺而代之了,现在自己的生杀大权已经握在请来的朋友身上,而自己已经失去了对冀州的控制,弄不好自己这个主人,会被请来的客人杀死的.为了保全性命,他只得只身逃出冀州.

7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美人计对付兵力强大的敌人,应该主动攻击他们的主将;对有智慧的将帅,就应该破坏他们的情绪.敌人的将帅软弱无能而且士兵士气低沉时,敌方的实力就会自己被削弱.利用这种作战方式可以达到保卫自己的战咯目的.    春秋时吴越之战,勾践兵败,被罚在吴王宫里服劳役.后来越王勾践骗取了夫差的信任,被放回国.勾践回国之后,卧薪尝胆,不忘雪耻.    吴国强大,靠武力,越国根本不是对手.越大夫文种向越王献上一计:“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要想复国雪耻,应投其所好,衰其斗志,这样,可置夫差于死地。”于是勾践采纳了文种的“美人计”,挑选了两名绝代佳人:西施,郑旦,送给了夫差,并年年向吴王进献珍奇珠宝。后来,吴国进攻齐国,勾践还出兵帮助吴王伐齐,借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吴国打胜之后,勾践还亲自到吴国祝贺。    夫差认为勾践已被他臣服,所以一点也不知道怀疑,整日饮酒作乐,根本不想过问政事。大臣伍子胥力谏,希望吴王能专于政事,但都被西施,郑旦花言巧语给挡了回去。后来二女又从中挑拨伍子胥有谋反之心,结果伍子胥力谏无效,反被逼自尽。勾践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公元前482年,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之时,突出奇兵伐吴。由于吴王根本没料想越国会反击,再加上军队长年闲散惯了,根本没有战斗力了。    公元前473年,吴国终于被越所灭。夫差后悔莫及,拔剑自刎。

8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空城计如果自己的实力比较虚弱,那就置于一边,使自己的敌人在疑惑中感到更加的疑惑;在刚与柔相交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功效。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其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将文夫人占为己有,而文夫人却无动于衷。    公元前666年,为讨好文夫人,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危在旦夕,群臣慌乱。郑国上卿叔詹在众臣面前献上一计,言称可退楚军。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安排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国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怀疑城中有埋伏,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    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探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旗盔甲。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敢贸然进攻。    恰在此时传来消息说,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赶紧收兵回营

9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反间计在自己设计的疑阵之中再布疑阵,也顺势利用敌人做内应,以取得胜利我方则不受损失.    战国前期,燕国与齐国相距不远,两国之间为了边境的小小争端而互不相让,最后导致两国兵戎相见。燕国于是派出了以乐毅为统帅的征讨大军,浩浩荡荡向齐国奔来。乐毅是燕国的名将,不但深通兵法,懂晓计谋,而且有胆有识,在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他有治世之才,一度为燕国之相,为人乘性直爽,刚正不阿。    这时,齐国闻讯燕国的举动后,齐想立即派兵迎战。这时的大将田单出来对齐王说:“我家大王不用着急,我有一计,可使燕国退兵,而且迫使乐毅从此之后不能领兵打仗。”齐王一听有这么好的良策,于是对田单将:“爱卿有什么退敌良策,说来寡人听听。”田单说:“大王,虽然燕国大兵压境,占了我几座小的城池,但是请大王放心。燕军统领乐毅虽然聪明过人,善于攻城越地,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燕昭王与他以前有过不和,而且到现在昭王还怀恨在心,派他攻打我齐,也是存有戒心的。我看不如用计策离间他们的关系,从而使燕王撤掉乐毅的军权,到那时燕兵不攻自退。”齐听了田单的话,十分高兴,于是这件事就全权委托田单去处理,齐王在宫中安心地听取战报。    田单马不停蹄地跑到了燕国。燕国意料到两国交兵,齐国派田单来我国有何用意,莫非讲和?昭王说:“田将军这次出访我军有何贵干啊?是不是有关两国交兵的事,如果是这件事的话,你最好去和乐毅讲,他是讨伐大将军,我也在等他的消息。”田单听后,哈哈大笑:“大王勿听他言,我家大王派我来在贵国是有要事相告,是关于齐国大业的军机情报,还请大王认真听取。”昭王听了感到奇怪,自己的国家事情还让他国操心吗?但又想听一听到底田单想干什么,于是说:“那就请田将军赐言,孤王耐心便是。”于是田单说开了:“乐毅虽然在齐国占了几座城池,而且他本人在燕国有着崇高威望。但是,他与大王您早结下了恩怨,乐毅害怕大王您害他,因而借口攻齐,实质是想联合齐国自立为王。目前因齐地的部分地区还未归顺,所以他不急于攻打即墨,为了等待时机,成其大事。现在齐王最害怕燕王另派大将前来,如果那样,即墨早已陷落。”燕昭王想一想以前与乐毅结下的仇恨,怒气上心头,中了田单早已设计好的反间计。    田单回齐后,燕昭王派大将骑劫前去接任了乐毅的职务,于是齐军反扑,燕军由于指挥不当,被齐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只好撤回本国。而这时已被撤了职务的乐毅在家中生起了闷气,他知道这是齐国的反间计,他考虑燕王心胸狭窄,不会轻易放过他,于是逃到了赵国

10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苦肉计一个人一般不会自我伤害,如果他受到了伤害,那肯定会让人相信而不产生质疑;我军则以假乱真,以真作假,就可以按照原来的计划而实施行动。用这种方法去欺骗敌人,就是顺从着敌人的心理顺势活动而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展开决战。金兀术有一义子,名叫陆文龙,这年十六岁,英武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    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掳至金营,收为义子。陆文龙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一日,岳飞正在思考破敌之计,忽见部将王佐进帐。岳飞看见王佐脸色蜡黄,右臂以被斩断,大吃一惊,忙问发生什么事。原来王佐打算只身到金营,策动陆文龙反金。为了让金兀术不怀疑,才采取断臂之计。岳飞感激涕零。    王佐连夜到金营,拜见金兀术,痛阵岳飞的暴虐无道。开始金兀术还对他抱有戒心,但见他血淋淋的断臂和真切的恨意,最后完全相信了他。王佐借机求的将他留在营中。    王佐利用能在金营自由行动的机会,接近陆文龙的奶娘,说服奶娘,一同向陆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愤怒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王佐劝导他不可造次,要伺机行动。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炸岳家军营,幸亏陆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家幸免于难。当晚,陆文龙,王佐,奶娘投奔宋营。王佐断臂终于使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11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连环计如果敌人兵精将能,就不要与对方正面交战,应该运用计谋使对方产生错误,借此机会以削弱敌人的势力。这样主帅在指挥时一切顺利,运用计谋而克敌制胜,就好像得到了上天保佑似的。    赤壁大战中,周瑜利用反间计,让曹操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之后。由于北方士兵不善水战,无法适应战船的颠簸,为了让船平稳,曹操听取了庞统的意见,用粗大的铁索把船全连在一起。这样,不管多大风浪,船也纹丝不动了。每个船上的士兵打起仗来,还可以相互照应。    这时候,周瑜的部将黄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火来攻打连在一起的大船。周瑜设计让黄盖诈降曹操。两人还使出“苦肉计”,让曹操放了心,他对于黄盖害怕自己才投降,一点也没有怀疑。    黄盖让士兵在大船上装满了枯草,还浇上油,上面盖了布,并插满了彩旗,还有几只小船拴在大船的尾部。黄盖在刮东风的夜里,率这支船队假意来投降。    曹操听说东吴大将黄盖来投降,就和自己的亲兵到船头看。可是没有料到,在离自己只有二里地时,这些来投降的大船同时起火了,火借风势越烧越猛。东吴的战船就像一条条火龙冲进了曹操水寨。而曹操的战船又连在一起,很快全烧了起来。大火波及岸上的营寨,许多士兵来不及逃跑,就被火烧死了,还有一些不会游泳的士兵掉到江里淹死了。周瑜乘势带兵渡江向曹操发动了进攻,曹操的士兵吓得全跑光了

12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走为上计全军撤退,避开强敌。寻机待变,虽为退却,可并没有违背行军用兵的道理。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暂时后退。    于是晋文公假意修好,先撤退九十里,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这样晋文公就在战争的道义上获得主动。因为这样诸国都认为楚国伐晋是不道德的,所以晋军个个争先恐后,相信足意御敌人。他又事先派人前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子玉率部追到城边,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    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待命。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佯装败退,陈,蔡军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掉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    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    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大喜。哪知,这正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全力前进。晋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将楚左军引入伏击圈内,一举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已成合围之势,急令突围。虽然他在猛将的护卫下保全了性命,但部队伤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