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9今日阅读:113今日分享:31

新闻整合怎么做

在网络媒体和电视的夹攻下,平面媒体正殊途同归地走上思想与观念取胜的道路,从信息的提供者向思想的提供者转化。  注重策划、加强言论和报道的后道加工,成为报纸越来越鲜明的一种“主观化”趋向的主要体现。其中起于网络媒体的新闻“整合”,正在传统媒体中蔓延。但是,平面媒体中的新闻“整合”,早已不停留在新闻素材的集纳上,而是演化成一种为新闻素材注入报道思想的再创作。本片引用来源:《中华新闻报》 作者:庞承
方法/步骤
1

具体方法如下一、以“整”为主  这是直接借鉴网络媒体的手法,对各类同质新闻进行排列组合、重新集纳,通过配套栏目设置、标题改造、加编者按、评论等等,实现对新闻的多角度、大深度报道。利用不同的编排方式和配套稿选取,体现媒体本身的报道导向和新闻研判。

2

二、以“合”为主  编辑把各类零散的新闻素材合起来,通过去芜存真,重新编撰,合成一篇新的长篇报道。往往地方报纸对全国性热点新闻的深度报道,都是通过这类方式提供。在编辑上也会进行合理的主题设计,深入反映新闻本质。

3

三、“整”出自己的观点  和上面同质新闻素材整合叠加不同的是,更高层次的“整合”,是通过对各类新闻资源的再挖掘,从新闻素材推导出新的新闻观点。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整合”是一种二次创作,只不过引用的是二手新闻素材。这种“整合”能极大地拓展报纸的报道面,使新闻报道不再囿于直接采访的局限。  但是,有了“整合”这一招,是否就新闻有限而理念无限了呢?  像“整合”这样的“观念先行”的新闻操作方式,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形成了一种挑战。我们如果把“整合”看作拓宽报道手段的一部分的话,那“整合”的再创作“自由”,应该有他的边界限制。  从新闻报道的理念而言,我们感到“整合”应该有这样的理论依据:一方面,观点立足于新闻事实,不能脱离事实,不然“整合”出来的就只是针对新闻发生的言论。另一方面,新闻可以用来说明观点,再创作的“自由”来自于思想的“自由”,只要能对新闻内在价值进行重新正确研读,“整合”也是符合新闻规律的。  虽然“整合”开拓了新闻报道的一个新的手法,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整合”不是万能的,从新闻学的角度讲,这种在二手素材上进行的后道“创作”,只能解释事实,却不能发现事实,严格意义上,不能成为报纸新闻报道的主角,只能是新闻采编业务的配角和手段,而且我们也应该对其局限性有充分的认识——

4

知道了怎么做了,之后就是一些注意事项。1、对新闻事实的绝对尊重  再好的理念,也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对众多来源不一,相互之间有出入的“整合”素材,如果不能核实,宁可不用。不能只选能说明自己观念的素材,而隐藏可能反映不同观点的事实,除非不同观点并列。最重要的一点,你可以从素材推导出更深的观点,但你不能从素材推导出不相干或相反的观点,即使你的观点多么新颖、正确,没有事实,只能放弃。

5

2、一切让事实来说话  “整合”就是用新闻事实说话,而不是主观表述。要原原本本地复述别人的新闻素材本身,而不能对素材本身进行“添油加醋”,同时在事实引入前尽可能加入“据某某报道”观点注入,应该主要是在素材的连缀和标题点睛上,而不是凭空发挥。

6

3、尊重原创作权  “整合”虽然注入了编者的再创造,但在本质上,要尊重新闻的原创作权,在署名上,只能注明是“本报整合某报相关报道”等。  总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整合”能扩展报纸的报道面和报道手法,尤其对地方报纸而言,“整合”稿避免了依赖转载的同城报纸同质化趋势。但如果我们不清楚“整合”的极限,那也会脱离新闻本体,越出客观性这一新闻生命线,带来的只能是自伤。这是我们舞好“整合”这把双刃剑的要诀。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