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04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怎样提高表述能力

常有人问:明明自己想得好好的,可偏偏讲起来吞吞吐吐,言不达意,前后脱节,说半截子话……为什么呢?其实,这是由于表述能力不强出现的语流不畅,既与大脑中形成的表达网格有关,也与思路轨迹缺乏训练有联系,简单地说,问题就出在“卡壳”“断档”和“条理混乱”上面。
方法/步骤
1

纠正卡壳。“卡壳”是指表述时句子内部“细胞”不足,语汇贫乏,以致语流阻断、语无伦次、语言枯燥无味,无法有适当词汇推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纠正“卡壳”的办法很多,关键在于平时加强阅读、收听,努力采集、储备各类词汇、短句、歇后语、成语,以便在说话时能信手拈来,表达更顺畅准确,具有语言的魅力。有人用“滚雪球”、“堆宝塔”办法,进行储词训练,丰富积累,强化记忆。然而,再开展长语句的交错,多重复句,倒装句式以及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句组合使用训练,就容易有效纠正“卡壳”现象。

2

预记断档。“断档”是在表达的语流中,有的句子之间表意不够明确,有的句子跳跃,有的句子含糊。大家知道.在表达过程中需要“句句依存”,就是说,句句依存是使语流连贯,提高语流质量的重要方面。说话忌讳重复哆咳,反复用词、句、口语过重等,只有注意开展句句依存训练,使语流环环相扣,流畅通顺,才能在表达时不”断档”,具有简洁利索的表达习惯。

3

克服混乱。“条理混乱”反映思维层次不清.原因多为讲前没有想好,思维语言凝聚不起来;讲话的过程中思想不集中,芭不及意;过分追求“词藻”……。语言学家认为:人们在进行思维时的内部语言(又称思维话符),在特定环境、特定情绪支配下,才会下意识地“外泄”于口,形成自言自语。因此,要使演讲能旁若无人,滔滔不绝,条理层次清楚,排除环境因素干扰很重要,只有平时加强朗读,自我监听揣摩,才能克服“条理混乱”,提高语言质量。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