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25今日阅读:2今日分享:38

在蛋壳文化中成长的孩子

病历介绍一天上午,外边下着瓢泼大雨,我正在庆幸今天这么大的雨一定不会有人来挂号,因为下雨提前出来上班,没来的及吃早饭,正好有机会吃口东西,就在这时,一对母女吵吵嚷嚷的来到诊室,这便是今天挂一号的咨询者,一看二者的气色不好,吓的我跟本不敢提早点的事,离上班还有15分钟,就乖乖的进入工作状态。原来,她们是为小孩子咨询,真正目的是让心理医生给评判谁的教育理念更正确。把心理医生当成了“判童”。老一些的妇女是小孩的姥姥,年轻者是小孩的妈妈,有个小男孩7岁,叫“王圣皇”。圣皇的父母婚后五年未生育,后来生了小“圣皇”之后,自然宝贝非常。请最好的月嫂,请最高水平的育婴师。一定要让第三代接受最优秀的护理和教育。五个月之后全家都发现,所谓的育婴师,没一个能让她们信任的。爷爷做出了权威的决策,孙子决不能交给保姆带,父母者是单位的骨干人物,长年休假是不可的,只能是爷爷奶奶亲自掛帅,家中的保姆,只能做一些外围工作,孩子的大小事情一概由爷爷奶奶包办。“圣皇”的父母不大同意,因为爷爷奶奶都是某高校的退休教师,年龄己高,快70的人了,万一累坏了,怎么担当的起。姥姥姥爷也是快70年人了,是某国家部委的离休干部,就此提议,由爷爷和姥爷二对老人承担带孩子的任务,一家一周。各自都有休息,调整的机会,父母也可以安心工作。最重要的是护理和教育最先进的理念能得到贯彻,这一建议,得到全体通过。两对老人信心满满的接受了带孙子的任务,双方共同研究了教育理念,工作原则,交换班制度……细微到每一天的食谱起居时间,教育课程,须达到的教育效果,真可谓有计划、有步骤、有验收。在家中满墙贴的都是教育醒句。值班的一方要第天写育儿笔记,还要有心得体会,不是之处改进方案之类,不值班的一方,并不是完全整休,须负责收集,筛选,育儿知识,规划下一个月的育儿计划,每个月的最后一周六位家长要有碰头会,磋商规划下个月的方案。实践结果,再也没有比这更配合理想的工作伙伴,四位老人都累并快乐着。家中一个保姆,一个小时工,四位老人,六个脱产干部,围着一位小“圣皇”,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像做科研一样,力求严格,谨密,一切都有制度,有方案,有计划,方案定的是哪一天换床单,如果当天下雨,洗衣服不易干,能否明天换床单?爷爷的指示:“不行!”那么,今天换下明天再洗行吗?回答依然是:“不行”!孩子每天要试两次体温,如果某天发现有37℃以上则改为第二方案,每天试四次体温。全小区都知道“小圣皇”的教育是最标准的,什么月份学会做什么,哪样标准都是提前学会。9个月就会对着爸爸的照片喊“爸爸”。11个月就会自己走,1岁3个月就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3岁就开始跟着爷爷姥姥学认字,学画画,5岁已经认了许多字,能独立看小人书,没有障碍,走在街上标牌上的字基本都认识,会背大部分的唐诗,还会自己写日记,不但能记录一天的活动,还能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这么聪明的孩子真是人见人爱。由于有了这么个开心果逗的全家总是笑口常开,家庭气氛总是其乐融融的,圣皇在小区中渐渐有了名气,许多邻居都愿意来逗逗这个开心果,每次都大有收获,比听相声还有意思,俗话说:主雅客来勤。来家做客的人越来越多,邻居、新朋、旧友都愿意到圣皇家小坐,圣皇在大家的表扬赞美之下,也有点“人来疯”,但每次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不寻常的印象。当别人夸他聪明、漂亮的时候,一般小孩子或是发自内心的接受,傻笑而已,或是鹦鹉学舌一样回答:“谢谢阿姨”,他竟然回答:“您过讲了。”不谨说大人话,而且也懂大人心思,如果某次客人来访,讨论的是就业问题。下次再来,几句话他就会问到:“叔叔,您找到工作了吗?”小圣皇成了小明星,由于孩子的聪明,就肯定了四位老人的“教育有方”四位老人受到莫大的激励,更是变本加历地努力。为孩子规划了一整套学习计划,几乎除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孩子也不负众望,真是学什么,会什么,小圣皇被二个保姆,四个老人,六个脱产干部团团围住,没有了自己的心理空间,他也渴望到大树下边与小朋友追跑打闹,爷爷说:“那是胡闹”。他也愿意和孩子们一起玩沙土,奶奶说:“那太脏了。”他喜欢游泳,姥姥说:“会着凉的。”耍求跟保姆去趟菜市,姥爷说:“自由市场有流感。”说也怪,还真不是老人瞎炸乎,小孙子只要一到公共场所,回来常生病,玩一次沙土,也会满手长湿疹,游一次泳也会起荨麻疹,郊游一趟,会流五天鼻涕,上趟动物园会全身搔痒三天。平均外出一次要伴随上二次医院。所以,四位老人有办法,把沙土用水洗过,之后再上锅炒热,这不是消毒了吗,再放在客厅供他玩。下雪了,把雪铲到屋子中,再堆雪人玩。当然要有条件配合,穿上羽绒服,打开冷气。就这样总算天下太平,不大生病。3岁半时,曾去过一次幼儿园,因为他睡觉总是姥姥或奶奶搂着睡,在幼儿园不能自己睡午觉,每天中午别的小朋友睡觉了,他便偷偷措眼泪,而且,起床后不会系鞋带,总得老师喊:“谁来学雷锋,帮助圣皇一下。”便有小女孩争先恐后的来给他系鞋带,渐渐的这成了常规,每当有须要生活自理的任务时,总有小朋友主动前来帮忙,图的是老师的表扬,而他总为别人提供层出不穷的机会,甚至于他上厕所都会有2-3位女孩子陪着他,去给他擦屁股。回报则是中午不睡觉偷偷的给她们讲故事。他肚子中有无数的故事,都是小朋友们爱听的。生活自理问题被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方式给摆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小圣皇每天晚上放学都会向奶奶学舌,说学校的伙食不可口,难吃又硬,非得使劲嚼,所以我吃的特别慢,小朋友就笑话我,原来保姆做饭是根据四位老人的品味定的,最大特点就是软、烂。圣皇一时适应不了幼儿园的伙食。老人曾到学校交涉要求中午带饭,幼儿园领导断然拒绝了,理由是:出了问题不好分析责任。一气之下四位老人召开了秘密会议,一致决议“不送他到幼儿园,继续自己照看。”为此事,曾在家庭中引起轩然大波,父母坚持要送幼儿园,理由是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四位老人意见也很坚决:“说什么都没用,要尊重孩子意见。”孩子意见表达的很清楚:“随奶奶在家学习”。表达铿锵有力,理由充分而合理。父母哑口无言。从此,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小圣皇是教什么学什么,学什么会什么。越来越没有功夫去理会生活的琐碎小节问题,过着典型的衣来伸手、茶来张口的生活,甚至于要喝水了,别人给端过茶碗去,他习惯性的不是伸手接杯子,而是伸头张嘴两手往后或者仍然干着手里的事情。吃鱼要别人给去刺,吃排骨都需要别人帮忙。虽然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但他的脾气越来越大,先是对保姆颐指气使,后来对奶奶、姥姥也出口不逊。一次,在晚饭时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小雨。”奶奶便饭也不吃了,忙去找雨伞。且连着嘱咐他3-5遍“想着明天去上画画课要带伞。”他便大喊大叫:“烦死人啦!还让不让人吃饭!”父母制止他,他又冲父母喊爷爷去镇压父亲,争吵逐还渐升级,全家打成一锅粥。最后,圣皇把桌子掀翻了,晚餐到此结束。圣皇身上的坏毛病越来越多,爸爸最看不上他的假清高劲,每次有客人到家里来表现特别好,可是,带他外出,见到父亲的同事朋友,他那个拘谨劲,抱着大人大腿,一个劲往后躲,聪明、伶俐都跑哪去了?在家里是很会表现的呀!,再要求他,便会掉眼泪,就像谁给了他天大的委屈一样,就为这个,父亲不愿带他外出,奶奶也不让父亲常带他外出,无论到哪儿,奶奶都陪同。为了切断圣皇对四位老人的依恋,给他更多的机会与小朋友打成一片,学会生活自理。6岁半时,父母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周1-5住校,周五下午接回,开学第一个月还好,因为都刚刚入学,老师在生活上辅助较多,国庆之后,同学之间都熟悉了,有些小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帮忙就可以解决,老师的工作重点由生活转到了教学方面。小圣皇的问题就全显出来了。早晨穿衣服别的同学都已经穿好了,他还在抖擞着衣服找不到要领,大家排队去洗脸,一排水龙头,他总是那个唯一抢不到水龙头的一位,端着盆在后边站着,谁洗的快他挤上去,将手巾淋上水,将脸蛋擦一把便将湿手巾扔到盆里,急急忙忙的该集合去了,吃饭太慢,不会盛汤,没有汤又咽不下饭。奶奶和姥姥交替到学校去探望,学校不允许无故接见,只有在上体育课时,在校园铁栏杆外边,趁老师不注意,递进一点小食品。看到孙子狼吞虎咽地偷食,眼睛像小贼一样盯着老师,老人心中真是万箭穿心。每到周五回家,到家第一件事,便是急急忙忙往厕所跑,原来他在学校竟一周不拉屎,原因是:第一,间抢不到茅坑,同学都知道他慢,见他来了,故意气他,拉完屎了也不起来,第二,学校厕所是蹲坑,拉不出来,第三,不会擦屁股。所以就算憋的两眼冒火,也要憋到周五回家拉屎。周五接回来的不是个学生,简直就是个叫花子。一周也不脱袜子,因为晚上脱了第二天早上穿不上。偷偷的躲到被子里老师也不知道。衣服上粘满菜汤的油渍。书包中放的是半湿不干的毛巾,抓起来粘乎乎的,像个在雨地中滚了半天的馒头。才上学二个月同学给他起了个污蔑性的外号“981”,因为当时正上映电影:末代皇帝溥仪在监狱中就是什么都不会,而末代皇帝的监狱号码是981。为了这些问题家庭没少闹矛盾,有斗争、有和解、有据理力争也有和风细雨式的劝嘱。最终也没能达成一致通过的决议。孩子的父亲凌晨3点钟去排队挂号,8点钟由姥姥、妈妈去接替父亲,找心理医生作个判官,断一断这件事应该怎么办。相关连接:小孩子在2岁以前对父母是很尊重,崇拜的,言听计从,一步一赴地学习、模仿。到了3岁之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进入第一个逆反期,他要对所有新奇的事物都试探一下,参与一场。而且愿意独自参与,才能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性。也愿意到外边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接触,这时候小孩子在接触中60%是依靠肢体语言去交流,你看他们几乎什么也没说,但他互相很理解,他们在交流心得,共享快乐,这时候在群体之中的交往,对一生都很重要。他们能在游戏中、嬉戏打闹中学会分享,学会克制,学会求和,学会要遵守游戏规律,进一步学会交涉,互相制约,以退为进,学习交换条件,学习遇到困难寻求同情帮助。学会互相体贴、互相鼓励。从3岁开始,他就是社会中的一员,而他的同龄玩伴才是他的社会,要早一点让他进入他自己的社会去磨合,去适应这个社会。只有在他自己的社会中学会游泳将来才有能力控制自己、控制局面,这就叫做“儿童的社会化”。从更大处看教育,“化”即是不露痕迹的,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的过程。一个社会化不足的人,受到再完善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那也是刀斧之功,是别人给塑造的结果。社会化不足的人,只会按照别人的指挥被动行动,但他不会选择当前最重要的是什么,遇到困难不会寻求帮助,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没有组织能力,也不善于合作,不会以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了解别人的心思,更多的是自我中心,一旦发揚好心便会帮倒忙。家长的过度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失去了实践的机会,体验不到自我科理,成功的喜悦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过分的包办代替,实际上,内涵着对孩子的不信任,不尊重,表现的是“爱”,实则是以爱的形式实行全方位的控制,切断家庭以外的一切影响,没完没了的给以限制,定时定点的接送,偷听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电话、偷看日记……这种畸形的“爱”会让孩子体会到被控制感,但是浑身长嘴又说不出来的一种烦闷的心理体验,这种老有压抑感使他们产生莫名的反抗心理,你说东我偏西,产生一种想胡闹,想搞点恶作剧,违反道德及校规,逃学、说谎、偷窃、斗殴、抽烟、酗酒这一切都是为了体验冲破约束,发泄行为所带来的快感。一些内向胆小的孩子,没有什么创意,就用自残来体会发泄的快感。中学生真切地与我说:一旦我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我就在手臂上划一道口子,看到血往下流,我就像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一样的全身痛快。他是在用肉体的痛苦转移心灵的痛苦。这种想胡来的欲望,发展起来会变成盲目的带有破坏性和攻击性的行为。这些行为首先发生在家庭内部,一般都是以家长的退让为结局,发展到在学校惹了事,家长又大包大揽的去摆平,孩子没有体会到后果的严重性,只偿到了在胡作非为中冲破约束获得自由的快感。没有恶果的快感体验肯定还会有第二次,渐渐成为了习惯。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负责的人。家长对孩子的责任认识不清,独生子,独享家庭与社会的关爱,他们也独撑着家庭与社会的责任。连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孩子怎么能意识到呢!家长将孩子“幼稚化”人己长的人高马大的了,本人也有些大人的意识,而家长还在“心肝”“宝贝”的叫着,有的无论孩子长到多大一直“公子”“太子”“小姐”“公主”的喊着。甚至还用小婴儿的词汇“吃果果”“粥烫烫”。同床而眠,搂着入睡,这些都是一种心理暗示,使孩子的社会角色混乱,抓住社会权利推卸社会责任。同样也造成家庭结构的错位,君臣颠倒,在家庭中他就是皇帝,具有无上的权利,发号施令从来没有人敢反驳,父母就像大臣惟命是从,而祖父母就像是太监,只有看他脸色,见机行事的份。在这种教育背景一成长的孩子到社会上是行不通的。无论你有多大的知识储备,你也赶不上电脑信息量大,而无论你体力多强,也强不过机器,现代化的建设活动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精力,感染力,才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能力。应该让孩子早一点到他自己的社会中锻炼核心能力,要放开手,让他们到大海中去学会游泳,只往身上洒些水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孩子像小溪水,要注入江河,汇入大海,孩子要汇入他自己的社会。父母就像河的一岸,老师是另一岸,挟持着河水顺畅地归入大海。河床太宽等于放任自流,河床太窄也会洪水泛滥。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