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20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马铃薯疮痂病

病害危害:疮痂病在大部分的种植区都有发生,一般发生在碱性土壤上。主要危害土豆的块茎,使薯块的外观变劣,商品价值降低,但对产量影响不大,植株的地上部看不出有异样。
工具/原料
1

总体防治思路及作用机理: 1、种块消毒或喷施定植沟: 种块消毒或土壤消毒杀死病原菌;修复种块创伤面,提高种块抗侵染能力;在药液所到处一定时期内形成保护区使植株免受侵染;营养复壮快速提苗增强株体免疫力。 2、开花时普防(花后两遍间隔7-10天): 开花时马铃薯迅速进入幼果膨大期,表皮细嫩、膨大时易于擦伤,易被病菌侵染,侵染后易于快速繁殖形成病灶,进而形成疮痂面。 通过喷雾药液传导至根部杀死病菌,在有效保护期内杀死周边病菌对幼果形成保护,并修复幼果伤口减少病菌侵染途径。 喷施中药后叶片大、厚、舒展、油绿,光合作用强有明显的复壮作用,能够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重点防治: 对上茬患病区、雨后积水区作为重点防治区位,视情况采用提高浓度、增加用药次数或小区域穴灌等方法重点防治。

2

发病症状: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虽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于粉痂病。疮痂病为细菌病害,病原菌在适宜的土壤中可以永久存活。通常在容易干燥、通气好、土壤为中性到碱性的地块中容易发病,一旦发病后病菌即在土中长期残存。 类似的病害有粉痂病。粉痂病是块茎上生褐色的隆起块,以后表皮破裂与疮痂相似,但是隆起部的里面不长孢子,这是不同之处。

方法/步骤
1

农业措施防治经验1、抓好防治关键时期与时机:A、定植前浸种,杀灭种薯携带的菌源,杜绝外部传染,防止土传菌源侵入种薯,使病原进一步繁殖造成潜在危害。对于秋茬上年发病地块采用穴灌或浇灌的方式,有效地杀灭菌源避免侵入种块或触生根系,构成寄主关系予以繁殖造成潜在危害。B、幼苗期叶片喷施药液,幼苗吸收后其杀菌成分及营养成分传导至整个株体,既杀灭病菌又复壮株体,这也是中药杀菌与化学药剂杀菌的不同之处。在防治案例中植株提苗快,叶片厚、大、亮、绿,叶绿素含量高,株体免疫力强的原因所在。C、花果期叶片喷施,上年或上季发病地块穴灌,是为了幼果期和膨大期杀灭菌原,避免在快速膨大期病原侵入块茎,此时期直至块茎表皮木栓化。

2

生物防治预防方案:(1)、种块消毒:播种前,用青枯立克150倍(100ml兑水30斤)对切开的种块喷雾。(2)、播种时,喷施定植沟,进行土壤消毒:开沟后,使用青枯立克150倍(100ml兑水30斤)+大蒜油1000倍(15ml兑水30斤)喷施定植沟,进行土壤消毒,创造无菌环境。(3)用药方案多样化:中草药制剂具有无药害、无残留、不抑制生长的特点,这为用药方案多样化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可以结合病害情况根据不同发病环境(温度、湿度),采用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剂量、不同的间隔期用药。(4)重点防治,对上茬患病区、雨后积水区作为重点防治区位,视情况采用提高浓度、增加用药次数或小区域穴灌等方法重点防治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