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25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珠宝显微镜使用方法及原理

在珠宝鉴定中,通常需三条以上有效证据,方能谨慎的确定待测宝石的最终定名。如红宝石或红宝石(充填处理)或合成红宝石。所需证据如下:证据1、肉眼观察(透明度、光泽度,颜色及火彩)证据2、显微镜放大观察证据3、偏光下的现象证据4、折射率IR,双折射率DR 光性的确定证据5、其他类-二色镜
显微镜的应用:

1、检查宝石表面特征宝石表面划痕、蚀象、破损、拼合面等。2、观察宝石内部特征包括内含物的种类、形态、数量、双晶面、生长纹、气泡、三角形生长标志、生长色带、颜色色形分布特点等,对含有特殊内含物的宝石具有鉴定意义。3、观察宝石后刻面棱重影。

操作及使用:

1照明(1)接通电源。(2)使用底光照明时:调节调光手轮,将底光照明亮度调节到观察舒适为止。按方向转动调光手轮,使亮度增强或减弱。(3)10W连续可调超高亮度LED白光面光源。开/关上灯源直接按上灯源座上的开关按钮即可。2 观察角度调节及底座旋转(1)一手按住底座前端,另一手握住弯臂,按方向扳动弯臂,直到观察舒适为止。旋转轴上的旋转调节螺钉用于调节旋转的松紧。(2)底座下部装有一个橡胶圆盘,使整个宝石显微镜可作360°转动。3 调焦机构松紧度调节(1)要调节调焦机构的松紧度,可用手握住其中一只手轮,通过旋转另外一只手轮来到达。松紧依赖于手轮的旋转方向。(2)将调焦机构的松紧度调整合适,可以防止显微镜镜体在观察过程中随托架自行下滑,也使调焦比较舒适。4 视度调节及调焦(1)旋转变焦手轮到最大倍率。(2)将左右目镜上的视度调节环旋到0刻线位置。(3)通过右边的目镜观察,如果像不清晰,旋转调焦手轮使标本清晰。(4)旋转变焦手轮到最小倍率。(5)通过右边的目镜观察,如果像不清晰,旋转右目镜视度调节环使标本像清晰。(6)再旋转变焦手轮到最大倍率,通过右边的目镜观察,如果像不清晰,可重复以上3到5步骤,这可使视度调节更精确。(7)旋转变焦手轮到最小倍率,通过左边的目镜观察,如果像不清晰,旋转左目镜视度调节环使像清晰。5  瞳距调节用手握住左右目镜管,按方向,推拉左右目镜管,直到双目感到舒适为止。6 其他注意细节(1)检查光源、宝石夹、调节焦距;(2)清洗宝石,防止将宝石表面灰尘当作内部特征;(3)首先在低倍放大条件下从各个方位观察宝石的内外部特征;(4)将所需观察的内外部特征调至中央,不断增加放大倍数,仔细观察。注意区分哪些是灰尘或油污,哪些是内部包体。

照明方法参考:

(1)暗域照明法:来自底光源的光不直接射向宝石,而是经半球状反射器的反射后再射向宝石。此时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镜筒。当宝石内有裂隙和包体等缺陷导致光线的散射时,则有助于光线进入物镜,宝石的内部特征在暗色背景上显现十分清晰。这是一种最为常用的照明方法,而且有利于长时间观察。(2)亮域照明法撤掉挡光板后,来自底光源的光线直接射向宝石,穿过宝石后直接进入物镜。这种照明方式有利于色带、生长纹和低突起包体的观察。顶部照明法关掉底光源,打开顶光源,使光线经宝石表面反射后进人视域,这种照明方式适于观察宝石表面及近表面特征。(3)散射照明法直接从宝石的底部照明,在光源之上放置面巾纸或其他半透明材料,使光线更为柔和,有助于观察色域和色带,特别对于观察扩散处理的宝石效果更佳。点光照明法通过锁光圈使底光缩小成点状直接从宝石的底部照明,使得色带和宝石结构更易于观察。(4)斜向照明法光从斜向直接照射到宝石,可观察固液态包体、解理面等产生的薄膜效应。水平照明法光从侧面水平方向照射宝石,从宝石上方进行观察,使点状的包体和气泡呈明亮的影像而十分醒。(5)偏光照明法在两块偏光片之间观察宝石,能观察到宝石的光性特征、干涉图、多色性等。遮掩照明法从样品的底部直接照明,在视域中插入一个不透明的挡光板,能增加包体的三度空间感,并且有助于观察生长结构。如弯曲生长纹、双晶纹。

主要用途:

1 检查宝石表面特征宝石表面划痕、蚀象、破损、拼合面(气泡、光泽差异)、双晶纹、三角形生长标志、生长纹、生长色带等。2 观察宝石内部特征包括内含物的种类、形态、数量、双晶面、生长纹、颜色色形分布特点等,对含有特殊内含物的宝石具有鉴定意义。3 观察宝石后刻面棱重影。4 吸收光谱的观察以一手持式分光镜代替目镜,并使用透射照明来检测宝石的光谱特征。5 观察干涉图用两片偏振片,使其正交,用物台下聚光镜提供收敛光,可检查宝石的干涉图,待测宝石须浸没于与其折射率相近的浸液中,并用宝石夹夹住宝石直至出现干涉图。6 检查宝石多色性在宝石下方加一个偏振片即可,转动宝石时每次只能看到一种颜色,快速转动宝石进行对比观察效果较好。7 显微照相装一相机,可进行宝石显微特征的拍摄,宝石包体照片是这样获得的。

注意事项:

1.  显微镜是一种精密仪器,应小心轻放,使用完毕要及时关闭电源,长期不用要拔下电源插头。2.  注意防护灰尘,保持干燥,室温-5°C--+40°C,勿受酸碱侵蚀。不用时用防尘罩盖好,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3.  显微镜所有镜头、机械结构均经校验为最佳状态,请勿自行拆开。如镜头上有油迹或手指印,可用蘸有少量比例为3:7的乙醇乙醚混合液的脱脂棉花轻轻擦拭。一定要注意,不要让液体渗入内部,以防透镜脱落。4.  本仪器自售出之日起质量问题免费保修一年,长期维修。

常见宝石镜下特征:

祖母绿:1.达碧兹祖母绿:来自哥伦比亚的达碧兹祖母绿有几种类型,通常显示六射的辐射状构造,在中心部分有一绿色六方晶体,向外生长出6个同样是绿色的片体,片体之间充填的是无色绿柱石和长石的细粒混合物2.天然祖母绿三相包裹体—含晶体和气泡的由液体充填的孔洞。(哥伦比亚)两相包裹体—含气泡的由液体充填的孔洞。(印度)透闪石—常为纤维状或针状晶体。(津巴布韦)阳起石针状晶体。(西伯利亚)云母片。(许多产地)绿柱石类宝石:1.(液体和气体充填的)两相尖头状孔洞2.平行晶体伸长方向的管3.也见有云母片(许多成品海蓝宝石中见不到包裹体)金绿宝石:偶尔可见阶梯状双晶面和羽状体。猫眼宝石有伸长的管或针状体。红宝石:1.非常细的针状体,当数量多时称为“丝状体”。(缅甸、斯里兰卡)2.“羽状体”——部分愈合裂隙。(泰国、斯里兰卡)3.双晶面:(泰国)4.锆石晕、色带和生长带。(斯里兰卡)5.“糖浆”——不规则的颜色漩涡,(缅甸)蓝宝石:   1.金红石针状体——丝状体。(缅甸、斯里兰卡)2.“羽状体”¬——部分愈合裂隙。(克什米尔、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3.色带和生长带。(所有产地)4.某些产地的蓝宝石可是双色的。(斯里兰卡、澳大利亚)5.锆石晕。(斯里兰卡钻石:橄榄石是最常见的矿物包裹体;其他主要有石榴石、辉石、尖晶石和不透明的矿物如铬铁矿和赤铁矿;“羽状体”和解理常见。月光石:交叉的应力裂缝形成特征的外观像“蜈蚣”的样式日光石:大量小的六边形针铁矿或赤铁矿片,有时是透明的,常平行于一个面。萤石:二相和三相包裹体、初始解理和固体包裹体如黄铁矿。橄榄石:1.黑色铬铁矿包裹体及由它们引发的像水百合叶的扁平应力裂缝2.云母片可使宝石稍带褐色调。3.较大宝石中可见包裹体的重影。蛇纹石:许多材料显示杂色的斑和脉。鲍文玉或“贵蛇纹石”通常为淡绿到黄绿色,常有云状白色调斑块。龟甲:有斑点的色斑是由色素的微小圆形浅红色圆点组成。孔雀石:  1.典型:弯曲的同心层或带,带由浅绿和深绿色交替的孔雀石组成。2.放射状纤维构造,纤维延伸的方向垂直于色带并产生丝绢到暗淡玻璃光泽。菱锰矿:    1.条带状构造,层与层之间的界限多为锯齿状或尖头状,相邻层颜色、光泽和晶体取向的差别使条带构造变得明显2.解理面闪光。蔷薇辉石:粉红色并经常有黑色的脉。橄榄石:  1.黑色铬铁矿包裹体及由它们引发的像水百合叶的扁平应力裂缝;2.云母片可使宝石稍带褐色调;3.较大宝石中可见包裹体的重影镁铝榴石:针状包裹体。通常含较少包裹体。铁铝榴石:1.圆的或不规则形状的晶体包裹体,有时伴有应力裂缝(锆石晕);2.特征包体:金红石针状晶体,通常平行于菱形十二面体晶棱排列。锰铝榴石:液滴组成的波状羽状体,常有特征的“扯碎状”外观。桂榴石:典型:粒状外观是由大量圆形晶体和独特的“油状”或“旋涡状”内部效应所导致,晶体可以是磷灰石、方解石或锆石。沙佛莱:针状到纤维状包体、羽状体。翠榴石:   1.纤维状矿物的放射状集合体——马尾状包裹体。此为翠榴石的诊断性特征,弯曲的纤维几乎出现在所有俄罗斯产翠榴石中;2.纳米比亚产翠榴石中没有纤维状熬过提,但有小的圆形应力裂缝。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