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9今日阅读:67今日分享:44

中医诊治疾病的核心 象和辩证思维

中医诊断疾病以四诊为法,并运用辨证思维综合分析,以掌握病机所在,为辨证论治、立法用药奠定基础。因而象和辨证思维是中医诊治疾病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二者都是在中医阴阳五行、整体观的理论和个性化综合辨证分析相互结合基础上得出的结果。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治未病”等理论,都与“象和辨证思维”有关;而且,“象和辨证思维”也是中医分析、认识疾病以及诊断、治疗、用药的理论核心,更是学好中医的思维方法。人体无论在生理或病理上都是开放的。如生理上和病理方面,会分别出现不同的形态表现或自我感觉。《内经》把病理上这些不同的表现和自我感觉统称为“象”。又把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生、长、壮、老、已,统归于阴阳对立变化的结果,且都体现在 “象”上。中医诊断疾病以四诊为法,并运用辨证思维综合分析,以掌握病机所在,为辨证论治,立法用药奠定基础。因而象和辨证思维是中医诊治疾病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二者都是在中医阴阳五行、整体观的理论和个性化综合辨证分析相互结合基础上得出的结果。没有客观的象征,就得不到病变的部位和各种不同的现象表现。没有辨证的思维则得不出各种象征的性质、演变和彼此变化的关系。中医正是运用了这种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才得出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数千年来,这种象和辨证思维成为了中医诊治疾病的理论核心。象和辨证思维指导中医诊治疾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老中医辨别伤寒和中风二病,认为区别二者不同的关键在于伤寒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中风则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即伤寒发热必恶寒,无汗;中风则发热汗出,恶风。同时伤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中风则脉缓,无体痛呕逆。二者不同的体表反应,中医即称之为“象”,并通过客观的“象”进行辨证思维认识其病机。在治疗上,伤寒采用了麻黄汤以解表祛除寒;中风则采用了桂枝汤以调和营卫而驱风外出。又如“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这说明桂枝汤加葛根以疏筋通络、解肌作用而治疗“项背强几几”的辨证用药关系。这种辨证用药的关键都是建立在客观“象”和“辨证思维”基础上的。通过四诊,观察疾病的现象和辨证思维方法,便成为后世中医分析、认识、诊断、治疗疾病的唯一方法。由于它符合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方法,因而在治疗各种病证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如“黄疸”病,后世医者根据《伤寒杂病论》黄疸病指出的“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这一病理,从不同的“象”表现,又区分为阳黄、阴黄、急黄。阳黄分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如热重于湿,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治用茵陈蒿汤等。如湿重于热,身目俱黄,但不如热重于湿的黄色鲜明,而头重身困,胸闷痞满,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舌苔厚腻微黄,脉象弦滑或濡缓,以茵陈五苓散等治疗。阴黄,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腹胀,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象濡缓或沉迟。治疗宜茵陈术附汤等为主。急黄发病急骤,身目俱黄,黄色如金或如橘柚,高热烦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肌肤出现瘀斑,或见便血,舌质红降,舌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或细数,治疗以犀角散为主。以上,中医诊断同为黄疸病,但根据黄疸的颜色、形态和自觉症状,这些客观“象”的不同,经过辨证思维,为同病异治,奠定了理论根据和治法。由此可见,中医运用四诊,以“象”和辨证思维的方法,通过各种疾病的客观“象”表现,观外知内地分析、认识得出了不同病的诊断、病理和治法。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