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80今日阅读:113今日分享:31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打造快乐高效课堂 河南省延津县城关镇文岩小学 刘淑贞  [摘要] 近年来,在对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小学生沉迷于游戏、玩乐,以致产生厌学、逃学的情况往往手足无措,为什么现在小学生对学习越来越厌烦?作者认为主要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不断降低,教师在堂上讲,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没有兴趣,自然不爱学习。因此,作者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唤起学生学习自觉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作一探讨。   [关键词] 小学生教学 厌学 兴趣 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许多低年级小学生沉迷于游戏和玩乐之中,以致于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如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唤起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激发兴趣是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要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生动有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方法/步骤
1

一、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形象。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而现代电教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单一表现手法为多种表现手法。鲜明的色彩,逼真的外形,连续的动作,极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每当打出幻灯,播放录相、录音机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叹不已,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入情入境。    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很优秀的描写记叙文,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学生没有到过桂林,就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也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对作者描绘的景物抒发的感情理解不透。如果一放录像片,优美画面展现在面前,再加上录音机深情的配乐,学生会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丽的画卷,真会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这也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

2

二、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要能够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有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引起兴趣,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良好的开端。每一个孩子都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一旦设置了疑点,他们常常会渴盼得到结论,会认真、积极地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我先请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玻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有透明玻璃,能遮风挡雨并且明净透亮。”“宝石蓝玻璃,非常漂亮。”“装饰玻璃,上面布满美丽的花纹。”“汽车玻璃,很结实。”……我适时夸奖,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我们今天要学一篇课文,就是有关玻璃的。出示课题后问“新型”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追问,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大家情绪高涨,主动发言:“我想知道有哪些新型玻璃?”“它们都是什么样的玻璃,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特殊的作用?”“是谁这么聪明发明出来的?”“它们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用什么做成的?”我则抓住契机,鼓励说:“那就让我们赶快来读课文,寻找一下答案吧。”此时,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带着浓厚的兴趣认真地研读开来,把“要你知道”变成“我要知道”,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需要,切实激发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bsp;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教学实践告诉我,当代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要让学生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进行锻炼,教师加以点拨,努力培植。课堂教学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内教学效果不如课外,让学生走出教室,首先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实际操作呀,观察实物呀,听别人讲解呀,兴趣就更浓了。尤其在作文教学中如描写一景物,让学生到室外指导他们观察,就比在教室内让他们自己想象好多了。如写《参观×××》,带领学生参观一下,经过实地考查,别人的讲解,就不难写出这篇作文。从课内走向课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提高了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对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我们教师要想实施素质教育,要想课堂教学中“轻负担,高质量”,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它是课堂教学中“轻负担,高质量”的金钥匙。

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 陆懿媛 丰富教学方法 增加课堂活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5期    2王雪峰 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N];学知报;2011年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