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91今日阅读:175今日分享:29

2014-2015年总结

白银市教育局关于2014-2015学年度全市中小学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总结各县区教育局,局属有关学校:全市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2014-2015学年度活动任务已圆满完成,总体来讲,本学年度活动“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绩显著”。为在教育部规划的后两学年度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不断实现活动目标,现对本学年度活动的做法、问题和经验总结如下。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网上晒课。自活动启动以来,各县区教育局、各中小学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网上晒课,在全省各市州晒课进度排名中,我市始终处于全省前列。截止2015年6月15日,全市在活动平台上注册报名的教师数量为28499名,晒课数量为26886节,晒课率名列全省第一。各县区晒课情况如下表:县  区晒课数注册教师数比率会宁县6667911673.1%靖远县87.1%景泰县39.5%白银区3548390290.9%平川区4.3%合  计268612845194.4%   (二)优课推选。为保证推优质量,市教育局对各县区推优数量进行了严格限制,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比例分配了推优指标。在县区推优的基础上,市教育局从全市各县区选拔学科教学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市级优课评选,共评选出市级优课300节,并按规定程序推荐参加省级优课评选。市级推优分县区、分学科统计如下表。学段学科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合计高中语文4413012高中数学4324114高中英语6314014初中语文6643322初中数学11274125初中英语5663222小学语文1110571245小学数学11837938小学英语6565325中学物理3522012中学化学5222011中学生物410106中学政治310318中学历史211206中学地理221106小学综合3341213音体美7373121合计9365525535300参评指标23673推优率43.3%35.9%55.9%54.4%42.2%44.6%   二、做法和亮点  (一)学习培训,深化认识,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自2015年2月6日省级部署培训会召开之后,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积极行动,相继召开了部署培训会,培训以“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为重心和起点,通过学习,教育管理者、校长和绝大多数的一线教师对此项活动有了比较理性、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各层面普遍认识到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活动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新常态。学校层面形成了将活动与“教学教研、课程建设、教师培训、信息化建设”等常规工作有机融合的目标定位。教师层面基本形成了使“生成和应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成为教学习惯的目标定位。这种认识为全市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有序推进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科学规划,保障活动的有序推进和良好发展。活动启动以后,市教育局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实施细则及进度表,建立了定期视导制度、通报制度和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活动开展初期,针对各县区、各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行动迟缓、进度滞后、晒课质量偏低等问题,市教育局及时组成视导组,深入县区、学校督促和指导,帮助学校和一线教师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困惑、困难和问题。借视导之力,各县区教育局、各中小学加大了专业指导、技术服务和督促检查的力度。教学管理者、教研人员、电教人员分工合作,组织教师网上晒课,帮助教师录制优课。特别是绝大部分校长对活动认识明确,舍得花精力和投财力,尽到了活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实践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为活动在全市中小学顺利开展和良好发展起到了支撑和促进作用,使活动走向了良性发展,省教育厅、人民网对我市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创新方式,精心组织,有效突破了活动的难点问题。从活动设计的初衷看,“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是基于网络、自下而上的推优过程,不是传统意义上优课竞赛活动,但从活动成果来讲,最终还是要体现在推优上。能不能在县区、市、省、国家级层面上推出具有示范和应用价值的优质课堂教学资源,是检验各中小学活动成败的重要标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能不能进入各级优质教学资源库,是参与活动的每一名教师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面对优课评选这一难点,针对网速较慢且时断时续这一现状,市教育局深思熟虑,大胆创新,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开展优课评选。也就是各县区一边在网上推优,一边将推到网上的优课用硬盘向市教育局报送电子版,然后采用按学段学科分组(共分19个学科组)、面向全市聘请评委(共聘请114名评委)、评委利用多媒体集中评课、现场评分的方式,进行优课评选。经过一周紧张有序的封闭式评课,公正公平地评出了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能代表我市学科教学水平的300节课堂教学实录参与省优课评选。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但有效地保证了评优推优的质量,得到了全市参评教师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四)理念更新,模式创新,部分优课彰显了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在市级优课评选中发现,部分课堂教学实录做到了“落实新理念,应用新模式,依靠新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氛围浓厚,凸显出课堂的十种意识:一是主体意识,课堂由“教中心”转为“学中心”,能始终以学习为课堂主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二是主导意识,课堂由“讲中心”转为“导中心”,并能以“引导”和“指导”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实施方式。三是学情意识,能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建立在学情基础之上,做到了“有备而来”,即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教师带着学情走入课堂。四是问题意识,实现了问题导学,体现出“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层次梯度化”的设计目标。五是目标意识,重视目标导学,课堂上能明确展示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达成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目标达成的过程。六是能力意识,课堂上能坚持面向学习小组开展教学,及时落实对小组的激励性评价,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表达、思辨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七是习惯意识,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法指导,能利用自主、倾听、交流、展示、质疑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阅读、书写、作业、预习、复习、收集、整理等学习习惯。八是参与意识,课堂上能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在充分掌握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九是质量意识,能坚持课堂延伸和拓展,课堂上既有学会,更有会学;既有预设,更有生成;既“学得多”,更“学得深”;既有知识掌握,更有能力提高。十是信息化意识,能适时、适度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合理的借鉴优质教学资源,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实践探索,示范引领,有力促进了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全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主题活动结束以后,课堂教学改革应如何发展和深化,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适逢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层面认识颇深,收获颇多。一是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一线教师普遍认识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不是一种新的运动,而是和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一脉相承的活动,是信息化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二是活动的开展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效课堂建设主题活动期间,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堂模式的创新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不只是理念的更新和模式的创新,还应有技术的革新,并且技术的革新是联系理念和模式的桥梁。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技术革新的重点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因此,教学实践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教学信息化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三是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道路。要建立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新常态,必须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来支撑,在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突出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新时代教师还必须有精湛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今后要特别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培训,让教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基于网络的“个人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学习借鉴、交流探讨、不断提高,将教师研训平台拓展到全国层面,养成分享和应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良好习惯。三、问题与对策   (一)信息化硬件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是以教师专业水平为基础、以信息化硬件设施为保障的活动,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检验和促进学校的信息化硬件建设水平。通过活动,暴露出自上而下信息化硬件落后的一系列问题,如国家及省基础教育公共资源平台多次瘫痪,导致许多教师课件无法及时上传或上传内容残缺不全;全市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计算机数量不足、网速较慢、录课设备奇缺且配置偏低(目前全市共有录播教室18间,并且大部分比较简陋,达不到活动要求的技术标准)等问题,导致各县区“优课”的录制、剪辑几乎都要借助社会商业团队,既加大了学校及教师个人的经济负担,而且录制的课中图像模糊、声音失真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晒课数量的完成和质量的提高,也影响着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基于此,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要高度重视信息化硬件建设,统筹规划,均衡发展,自筹资金和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相结合,大力提高信息化硬件建设水平,使县域内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水平尽快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优课评选中了解到,有些课堂教学实录,是请电视台等专业人员利用先进设备录制的,图像、声音、光线及色彩等确实达到了专业水准,但从学科专业和课堂教学组织层面评价,总觉得有所缺憾和不足,究其原因,是录制人员为非教学人员,不懂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要素,更不理解当堂教学内容,录制和课堂教学两张皮,达不到默契配合和有机融合,课堂实录既体现不出教学设计上的特色和亮点,也抓不住课堂形式上的个性和精彩,使本来一节“有形有实”的课堂教学黯然失色。基于此,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要提高认识,准确把握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既要倡导教育信息化,也要倡导信息教育化。要加强自身信息化专业人员的补充和培养培训力度,培养出一批既有精湛的信息化设备应用技术,又有精深专业知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素质教师,在以后的活动中让这些教师录制、剪辑课堂教学实录,必然会推出更多有示范和应用价值的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也必然会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对活动目标和意义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晒课特别是优课评选中发现,学校和教师层面对活动目标和意义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是部分学校及校长认识不到活动是基于网络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教研及优质教学资源的征集活动,是以学校为最小单元,集学校所有教学智慧才有可能取得成绩的活动。把活动开展过程中晒课和优课录课均视为教师个人的事,认为与学校无关,不组织、不策划,对活动经费和专业支持不到位。二是部分学校及教师参与活动的功利性太强,不是顺应活动目标,为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参与活动,而是为晋升职称、评优选先等创造业绩条件参与活动,没有职称晋升需求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校不给优课录制指标,这些教师也不愿参与优课录制,参与录课的大部分是教龄不长的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在专业素养、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上有所不足,推出的教学资源自然质量不高,不能代表学校课堂教学的最高水平。三是参与录课的教师把活动简单视为传统意义上的录像课竞赛,偏离了优质教育资源生成和应用这一活动目标,在录制的课堂教学中,没有任何优质教学资源借鉴和应用的痕迹,自身的课堂教学也不完美,进入不了优质教学资源的行列,失去了参与活动的意义。基于此,在以后的活动中,学校层面要给予活动强有力的硬软件支持,要激励各学科名师积极参与晒课、教研、评课和录课等环节,借助活动平台推出能代表学校各学科最高教学水平、展现名师风采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师层面要重视教学实践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重视自身教学风格和优质教学资源的融合,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信息化背景下具有综合素质的新时代名师。    (四)各部门尽职和合作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活动伊始,省、市方案中对各部门职责都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与领导,教研部门负责专业指导与评价,电教部门负责技术支持与保障,并要求各部门各尽职责、分工合作。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行政、学校层面都普遍存在着各部门尽职和合作不到位的问题,具体有如下表现:一是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突出。活动由那个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几乎不闻不问,似乎与己无关。二是应付和完任务态度明显。有些活动主管人员,不积极思考开展活动的有效途径,不认真解决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敷衍塞责,消极应付。三是教研人员职能缺失。有些县区、学校的教研人员不参与教师备课、不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或制作课件,有名无实,致使晒课质量普遍较低。四是部分学校管理员责任缺位。有些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教学设计或课件能上传晒课,是因为学校管理员对晒课内容审核不严或干脆不审核,“质检站和防线”的作用落空,管理缺位。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和困难都与以上几点有关,基于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要明确的认识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不是一次运动,而是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的常态化活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的活动中,各层面要强化职责,重视部门合作,在相互配合中尽快建立适应教学新常态的运作机制,保障和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良好发展。    总之,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改革信念不动摇,在今后的活动中集优集智,力争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出有示范和应用价值的优质教学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展示我市基础教育的成果和发展水平。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