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35今日阅读:86今日分享:14

如何控制及改进健康体检质量

体检分为健康体检与专项体检两类,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专项体检则是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制定的相关身体体格条件标准,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体检者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作出身体条件合格与否的结论,例如:征兵、国家公务员、机动车驾驶员、高考、职业病等项体检。无论健康体检还是专项体检都要保证体检质量,只有保证了体检质量才能对受检者、委托体检部门负责,健康体检才能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专项体检才能做到选好人才把住人才的身体关。体检质量的控制与改进,从宏观上来说一方面依据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相关医疗机构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例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等;另一方面是来自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医疗机构健康体检行业、传媒与民众的社会参与与监督。从微观上讲,则是医疗机构本身根据国家和上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在健康体检服务中医疗服务行为的执行落实情况。健康体检的质量控制与改进是对健康体检中影响体检质量的相关要素(包括体检服务项目准入、医务人员资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管理等)进行指导、控制及其不断改进的一系列协调管理活动,是对体检质量的全过程、多层面既包括管理层面也包括专业技术层面的质量控制;既包括体检流程和体检最终结果的控制,也包括对体检中各专业科室医疗行为的指导与控制,其目的是保证体检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安全、有效的医疗体检服务。从全国来讲体检质量的控制与不断改进工作北京市起步较早,1999年北京市卫生局出台了“北京市体检工作管理办法”井相继制定了关于征兵、高招、中招等等项体检工作的管理细则;2003年成立了“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至今已经8年,8年来北京市的体检工作逐步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国体检工作的管理、规范体检市场,提高体检质量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一、体检质控中心的成立背景1997年前后北京出现了医疗机构对外开展健康体检服务活动,最早的是九华医院体检中心。自2003年“非典’疫情以后,大大激发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随之而来的是群众的健康体检需求猛增,从而使得健康体检这一医疗服务的人数出现井喷式增加。据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统计2002年有500多家医疗机构.年体检人数在220多万人,而到2004年医疗机构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年体检人数就增加到380多万人;与此同时北京市还出现了近百支体检队活跃在全市各个角落上门体检;从事健康体检的机构众多,涉及三级、二级、一级医院、门诊部以及连锁机构等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健康体检的机构在体制上有公立、民营、外资、部队、企业医院,八路大军都开始了健康体检。当时的体检市场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而出现了医务人员资质、医疗设备管理、检验水平、放射防护、院感管理等方面睹多问题。北京市卫生局为了规范体检市场、提高体检质量,成立了“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二、主要工作模式1.成立质控组织,明确职能定位:召开全市各区县卫生局主管领导、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成立大会,北京市卫生局领导与体检质控中心主任在大会上签订责任书,明确了体检质控中心由北京市卫生局直接领导;明确质控中心是卫生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明确质控心的工作职责;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接受其业务指导、质量督察并积极改进工作。2.组建专家委员会,有效开展工作:健康体检是多学科、多专业的医疗服务,几乎涵盖医院的全部科室。专家成员组成人数之多、专业之多是其他质控中心之首。40多位专家来自全市40多家三级、二级、门诊、公立、民营等医疗机构,涵盖了内、外、眼、耳、妇、口腔、影像、检验、院感、健康教育、儿少、医政管理、卫生监督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与专家签订工作责任书,明确专家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并对专家的到会情况、参加培训情况、参与检查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3.坚持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自2003年体检质控的专家,对全市l 8个区县从事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级别、体检种类、体制类别分别进行了全面、专业、系统的体检质量检查,自2004年至2009年共检查173家医疗机构。对申请开展健康体检2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通过率62%。在检查工作中与市、区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联合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查处和处罚;同时北京市卫生局对检查情况和问题给予了全市通报、公示。4.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反复研讨论证,2004年北京市卫生局出台了《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评估标准》、《北京市医疗机构外出体检工作规范》;制定了《北京市健康体检操作规程》。2009年9月卫生部下发《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后,2010年1月北京市卫生局根据体检工作实际情况出台了《北京市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并就体检中出现的检验项目外送情况专门制定了“委托医学检验管理规范”作为附件下发;为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和北京市卫生局的文件,又相继下发了“北京市健康体检主检医师培训考核工作通知”、“北京市医疗机构体检统计工作通知”、“北京市医疗机构健康体检审核登记的通知”等。5.制定审核细则,统一准入标准:卫生部规定下发后,北京市质控中心在历年质控的基础之上,根据卫生部、北京市文件规定,统一制定了《北京市健康体检审核验收细则》,并对审核专家进行了全市统一培训,制定了审核方案,在卫生局统一领导组织下,2010年对全市提出健康体检的188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场审核,通过率92%,在标准面前一视同仁,有的三甲医院由于条件不具备也未通过审核,取消了健康体检资格。6.组织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体检质控中心自成立以来与北京健康管理协会一起,先后组织专家编写了《北京市健康体检主检医师培训提纲》、《北京市体检医师专业技术水平定期考核指导手册》、《北京市体检工作文件汇编》等对体检工作有针对性、指导性的书籍。对北京市健康管理行业的机构负责人、从事健康体检的医师、检验人员、院感管理人员、放射影像等专业人员分别进行了脱产、半脱产的培训学习;并对全市600多名从事健康体检的主检医师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了《北京市医疗机构健康体检主检医师培训考核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八年来共培训体检管理、专业人员6700多人次。北京市经过八年的努力,已经在体检工作管理搭建了三个平台:(1)体检质量控制管理平台;(2)行业自律管理平台;(3)学术专业研究平台。同时在市财政的支持下于2009年至2011年建立并完善了“北京市体检信息平台”,实现了体检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三、体会1.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卫生部2009年下发的《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是每个医疗机构从事体检医疗服务所必须遵守的法规性文件,但是由于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体检需求、医疗机构规划等具体情况不同,建议各地应在卫生部“暂行规定”的原则下,制定符合当地情况、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具体管理办法。2.加强请示汇报争取支持理解:作为体检质控中心的专家要自觉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与汇报,理解领会上级部门的整体规划和管理思路,要善于从专业视角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又要站在全局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逐渐实现从专业专家向医疗质量管理专家的过度。3.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体检质量的管理工作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健全、健康体检项目已经准入的前提下,主要是对各科室检查项目的专业质量提出要求,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以及不断地持续改进;所以专家的作用在于在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不断地检查督导、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有效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与业务指导、持续地改进工作。力争在学术上有所交流、有所建树,提高整体行业的学术水平。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礼会行业协会和学会的作用和优势日益明显,特别是健康体检、健康管理行业有其特殊性,医疗服务市场化强、同质化竞争、民营医疗机构比重大等等,要管理好这支迅速崛起的健康体检大军,要充分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行业准入管理、行业自律管理,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政策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5.重视检查结果的使用:对每一次的检查结果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加以认真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并对落实执行好的机构给予通报表扬,对有关问题给予公示曝光,能够大大地提高各医疗机构负责人的重视,推进工作的整改力度。随着医疗机构中健康体检工作的开展,适时地制定医疗机构健康体检的分级标准、实现分级管理;特殊健康体检项目、检验方法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机制等都是今后有待思考与解决的。随着健康体检医疗服务的扩展,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延伸服务势在必行,如何使这一行业做到群众满意、政府放心、同行赞许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