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98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全面了解肺气肿的知识

肺气肿患者会有哪些主要的症状?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污染程度加深,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也随着明显提高。肺气肿是老年人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据北京卫生部门调查显示我国大约有2500万肺气肿患者,其中每年致死和致残(活动受限)的人数有200万之多,目前肺气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第三大疾病,仅次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
发病原因

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支气管阻塞以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关。吸烟、感染和大气污染等引起细支气管炎症,管腔狭窄或阻塞。吸气时细支气管管腔扩张,空气进入肺泡;呼气时管腔缩小,空气滞留,肺泡内压不断增高,导致肺泡过度膨胀甚至破裂。细支气管周围的辐射状牵引力损失,使细支气管收缩,致管腔变狭。肺血管内膜增厚,肺泡壁血供减少,肺泡弹性减弱等,助长膨胀的肺泡破裂。在感染等情况下,体内蛋白酶活性增高,正常人抗蛋白酶系统的活性也相应增高,以保护肺组织免遭破坏。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对蛋白酶的抑制能力减弱,故更易发生肺气肿。吸烟对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也有不良影响。  导致患肺气肿的危险因素:    1、个体因素:(1)遗传因素例如抗胰蛋白酶缺乏;(2)气道高反应;(3)肺发育不良。    2、环境因素:(1)吸烟;(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3)呼吸道感染;(4)环境污染;(5)社会经济地位落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症状轻重视肺气肿程度而定。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逐渐难以胜任原来的工作。随着肺气肿进展,呼吸困难程度随之加重,以至稍一活动甚或完全休息时仍感气短。此外尚可感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上腹胀满。引起肺气肿的主要原因是慢性支气管炎,因此除气短外还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早期仅有呼气相延长或无异常。典型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罗音,心率增快,心音低远,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

疾病分型
1

1、BB 型:患者的支气管炎症病变比较严重,肺气肿病变较轻,咳嗽、咳痰史突出,体型多较胖,常有发绀、颈静脉怒张和下肢水肿,肺底常可闻干、湿啰音,肺通气功能损害明显,弥散功能正常,常存在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血细胞比容增高。该型患者多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易发展为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

2

2、PP 型:患者的肺气肿病变较重,慢性支气管炎病变较轻,多见于老人,体质消瘦,气促明显,一般没有发绀,常取特殊体位——两肩高耸,两臂扶床(椅),吹哨样呼气,X 胸片肺透亮度明显增高,肺纹理减少,残气率明显增高,通气功能损害较轻,血细胞比容正常。

疾病分期
1

1、美国胸科协会1972 年曾将肺气肿分为5 期: 一期(无症状期):患者无明显症状,X 线和肺功能检测无明显异常,只有在病理切片上有轻度的肺气肿改变。 二期(肺通气功能减退期):患者可能有咳嗽、咳痰、气短、气促、查体及X线检查有肺气肿征,肺功能检测有通气功能障碍和残气量增加。 三期(低氧血症期):除以上表现外还有发绀和PaO2 降低。 四期(二氧化碳潴留期):患者可能出现神志和意识障碍,PaCO2 升高。 五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期):它又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 这种分期法由于它的三、四、五期经常不顺序发生或同时存在,近年来临床上渐少采用。

2

2、美国胸科协会后来又依据肺功能损害将其分为3 期: Ⅰ期:秒量(FEV1.0)≥预计值的50%。 Ⅱ期:FEV1.0 为预计值的35%~49%。 Ⅲ期:FEV1.0<预计值的35%。<>

3

3、临床上更多用的分期是依据其临床表现分为稳定期与加重期。加重期肺气肿:患者因气候等诱因使病情急剧加重,咳嗽、咳痰、气促加重,痰量增加,痰变脓性,可伴有发热、肺部可闻密集的干湿啰音、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发绀等。甚至出现心慌、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及(或)神志-意识障碍、球结膜水肿、手扑翼样震颤等心力及(或)呼吸衰竭的表现。稳定期肺气肿:患者病情稳定,痰为白黏痰,肺部湿啰音少或无,没有发热和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没有心肺功能衰竭征象。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