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46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如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内涵极其丰厚,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在平时教学中只要我们认真挖掘课本内涵,积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身边的活动等方面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我在思品教学中非常注重感恩教育,其具体做法:
方法/步骤
1

以保护自我   培养感恩意识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像小学四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呵护我们的身体》的确是一本活教材,教学时我先设计了三个问题上学生自学交流:1、同学们你们平时有哪些好的生活习惯?2、自己的好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的?3、培养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自己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养成这一良好习惯后,自己感觉到的好处是什么?    再设计了分组合作讨论提纲:你与同龄人的交往中,观察到的或听别人说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是什么?你认为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然后就因势利导,让孩子们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一个人想健康地生活、一个少年儿童想健康地成长的“秘诀”是什么?整节课学生动起来了,各抒已见,畅所欲言,有说自己的良好习惯的,有指出别人不良行为的,有说自己以后如何改正等,使学生明白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明白了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只有保护好自己身体,才能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2

以故事为先导,内化“感恩教育”    感恩并非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进而外显为感恩的行为。教学时我注意用名人名言及名人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感知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忧心;感知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如我在教五年级思想品德《伟大的先人》一课时,先让学生读课文,阅读至圣先师孔子的简介后,再让学生说说有关孔子感恩的故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有一位同学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更让我惊喜是学生还说了好多好多名人感恩的故事,学生的知识面非常广,学生也是一本活教材,老师平时低估了你们……通过学生说、听、评、议,使他们明白了孔子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先人,他的思想及其人格对后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3

以和谐相处,激发“感恩教育”    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一点我在教学时经常给学生强调。因为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了我们。如六年级思品下册《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的是地球母亲;在教学时,我紧扣这一主线,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来激发学生产生对地球的感恩之情,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体会圆明园毁灭的意义,从而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人民的意义,激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向往奥运》,理解举办奥运会的意义,能更加激发民族自豪感。

4

以活动为载体,参与“感恩教育 ”       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教学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譬如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活动,先让学生人人动手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为长者让座等活动。接着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演自己的做法,使学生在体验中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

5

以真实情感,体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学时我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如在国际“三八”节来临之际,我在六五班开展了“感谢妈妈”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给妈妈的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无不演绎着人间亲情的温暖。学做父母,体验辛劳。通过亲身体验的活动,学生们从真实的感知,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与欲望!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