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0今日阅读:2今日分享:38

与孩子沟通的好方法——倾听

孩子的心里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
方法/步骤
1

孩子的心里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尽管家长也都从孩子经历过来的,但是,不同的时代以及年龄的悬殊,使家长很难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   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往往从自己的想法主观推断,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亲子之间的误会,从而破坏亲子关系。   要想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就需要家长努力与孩子沟通。   那大家知道亲子之间不良的沟通方式有哪些吗?   一、指责型   “为什么你总是整天让我操心,难道你不会变得自立一些吗?” “你看你那样,整天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呀?”   这些话听起来非常耳熟,而这正是许多父母指责、埋怨孩子时经常用到的。   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种责骂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损害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二、迁就型   “好了,我答应你的要求就是了。” “别理你爸爸,他不给你买,妈妈给你买。”   在许多父母眼里,孩子是最重要的,甚至是自己的希望。因此,他们往往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予以满足   一旦孩子发话,做父母的都唯命是从,结果,孩子形成了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   三、管家型   孩子:“妈妈,我今天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母亲:“什么新朋友老朋友,你就知道玩,你看你,满脸泥土,还不赶快去洗洗!”   管家型父母只知道好好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包括孩子衣食住行,生怕孩子饿着、冻着,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不知道孩子有交往的需要、自我体验的需要,等等。   四、超理智型

2

孩子:“妈妈,我想去小军家玩。” 母亲:“昨天不是刚去玩过吗?今天不能去!”   超理智型的父母知道应该引导孩子往好的方面发展,但是,由于他们的这种“教育”意识过强,往往过分高估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从而导致孩子倍感挫折,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   总的来说,上面这些沟通方式都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孩子的想法,父母仅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给孩子“下命令”或者迁就孩子   结果是,孩子并不愿意接受父母发出的命令,沟通仅仅是父母一厢情愿而已,因此,这些沟通都不是有效的沟通。   《圣经》里说,上帝赐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目的就是要我们少说多听。   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   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沟通? ——中国教育家 周弘   当你在抱怨“孩子不愿意与我沟通”、“孩子总是把事情闷在心里”时,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你沟通。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是愿意与父母沟通的,但是,亲子之间的沟通之门往往被父母们在无意中关闭了。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场景。   场景一:你正在看电视或者做饭,孩子回来了,他高兴地跑到你的身边:“妈妈,妈妈,今天学校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什么事情?你作业做完了没有?别整天疯疯癫癫的。” “没见我正忙着吗?等会再说!”   你总是不耐烦地说。 孩子一下子就蔫了。   场景二:你正在看报纸或者学习,孩子对你说:“爸爸,我想跟您说件事。”   “行,什么事?你说吧!”自认为民主的你答应了孩子的要求,但是,你并没有真正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诉说。   你却是那么漫不经心地听着,甚至眼睛一直放在你的报纸上,根本不正眼瞧一眼孩子。可想而知,孩子会是什么心情。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呢?   建议一:要有主动倾听的意识   以下是对一些3岁至9岁的孩子的父母进行的随机采访。   “他今天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他告诉你自己为什么喜欢和某个小朋友交往了吗?”   “他做的每件错事你都听他申辩过吗?”   “你每天有固定时间段听宝宝讲自己的事情吗?”   遗憾的是,面对这些问题,这些父母都觉得非常惊奇,甚至有些父母表示,这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注意过。   其实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并不需要自己说,父母只需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关注、尊重和时间,那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建议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有时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据理力争地申辩和解释的时候,父母就会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   于是,对孩子一声断喝:“住口,不用解释了!”你能想象孩子这个时候该有多么委屈吗?即使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已经造成。   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往往是出于这样几种心理:   第一,孩子的话说到自己的痛处,让自己觉得没面子。所谓童言无忌,孩子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忌讳。   第二,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样的父母属于顽固型,不听解释,不听辩解,老认为孩子是在找借口。   第三,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没有耐心听孩子说。其实,虽然孩子的思维比大人简单得多,往往也能从复杂的事情中看到本质的东西。   第四,总认为孩子会犯错误,孩子有许多缺点,从而不愿意听孩子解释,主观认为孩子的解释是为自己找借口。   建议三:善于倾听孩子的委屈   我的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一天,他和姑姑家的小表哥在房间里玩。本来玩得好好的,但是因为抢着玩电子游戏,两个人打了起来。他被表哥推到地上,电子游戏机也给抢走了,他忍不住大哭起来。这时,母亲进来了,很温和地问他:“先不要哭,告诉妈妈是怎么回事呀?” 于是他边哭边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母亲耐心地听他讲完,然后替他擦干眼泪说: “兄弟俩应该互相谦让,你先让哥哥玩一会自己再玩,相信你们都会很乖的。”   表哥一会儿就把游戏机给了他,两个人又有说有笑地玩了起来。   对于孩子来说,每天发生的许多事情,他们需要与父母一起分享。当他们遇到快乐的事情时,他们愿意与父母分享他们的快乐;当他们遇到烦恼的事情时,他们希望父母能够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的心情,分担他们的烦恼。   建议四:要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   当孩子主动向你倾诉的时候,你一定要表示出你的兴趣,你应该用眼睛注视着孩子,对孩子说:   “宝贝,你说吧,我听着呢!” “是吗?什么事,说来听听!” “真的吗?接着往下说,我听着呢!”   在孩子诉说的时候,父母不要随意打断孩子说话,只要简单地附和一下就可以,同时,父母应适当地增加一些体态语言。比如: 你可以紧挨着孩子坐着,同时侧身搂着孩子的肩膀,微笑地注视着孩子,说:“哦,是吗?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可以抓着孩子的手,温和地注视着孩子,说:“我理解你的感受。”“嗯,我理解你的心情。”   这些附和性的语言往往会增加孩子诉说的兴趣,而且,由于这些语言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的事情,孩子往往会感觉到父母的尊重,进而更加敞开心扉地与父母沟通。   建议五:倾听孩子的心声   当孩子向你述说的时候,父母要学会通过孩子的语言来察觉孩子内心的想法。 比如,当孩子向你提问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有时候,孩子的真实想法并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很多时候它是隐藏在问题下面的,这时,需要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有针对性地回答孩子的问题。   当孩子问你:“妈妈,今天你要不要去买衣服?”这时的孩子并不是想真正知道你要不要去买衣服,也许他想跟你一起去逛街,也许他想趁你出去的时候看一会儿动画片。   尽管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孩子的潜台词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父母真正关注孩子的需求,孩子的真实想法是不难察觉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