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18今日阅读:80今日分享:14

探寻培洪妈妈淡定的秘诀

培洪妈妈心态好在新浪少儿博主圈子里是有些名气的,连蒙妈也很赞赏。一位清华毕业的妈妈看了郑委老师的博客没有感觉,却很喜欢培洪妈妈的博客,喜欢她在一些生活细节中传递出来的淡定和从容。培洪妈也是我熟悉的,最近我也好好读了她的博客,尝试找到她心态好的秘诀。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是想做到淡定从容,方法却是相似的的。一定要如何如何,无法淡定;顺其自然,则容易淡定。把事情看得很重,则无法淡定;把事情看得正常,则容易淡定。眼睛盯着负面,则难以淡定;常去看积极的方面,则容易淡定.......其实这是人心理最简单、直白的规律。即使像我这样心理修养还算深厚,称得上淡定从容的人,如果一定如何如何,把事情看得很重,而且只盯着负面的东西,那么我也难以淡定从容啊。 培洪妈的心态好不是因为培洪优秀。许多父母孩子像培洪一样优秀,心态却不敢恭维;我女儿目前在学业上没有培洪优秀,我的心态却一样地好。培洪妈妈博文家长不要制造紧张氛围2月23日我接到外国语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是星期六25日叫培洪去参加他们学校的内部考试。谢过老师后,挂完电话,心里并没有很想去。唉,这都是学校出的招,想把好的学生都招到自己学校。按教育局统一规定,株洲这边的小升初都是4月底5月初才考的。家长们嘛,又都怕万一考不上自己想去的学校,所以就一估脑所有好一点的学校都报了名。和培洪爸说外国语学校让去考试,他的意思:叫考就去考呗,反正体验一下考试的氛围和熟悉一下题型也好。嗯,听着也有理。咱就是去体验小升初考试的氛围滴。凡事去找事情好的方面,并且顺其自然。这种习惯性思维很好,我也习惯于这样看,所以会比较从容。培洪回来一样告诉他外国语学校让他去参加他们学校的内部考试。培洪说:“他们怎么叫我去考试?”“可能是看了我们报名时,你的资料,觉得你非常不错,所以就请你去考试啦。”“那就去吧!”“好,那我们就去啊。反正你都已经考了六年的试了,多那么一次也无所谓。你的任务就是做好每一道题就OK!”能做到淡定的方法是一致的,都需要把事情看淡。看到困难或不顺利,我常说:很正常,没什么(参考学会三种思维,孩子坦然面对挫折);培洪妈说的是无所谓,这是传说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吗?面对压力,我的习惯性思维是:做好我能做的事,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参考:做好你能做的事——用认知疗法应对压…);培洪妈说的是:你的任务就是做好每一道题就OK!”25号考试是8点半开始考,因为外国语学校离我们家比较远,所以得早起,所以计划好要早睡,这样才能早起。所以24号星期五放学后,我建议培洪学校的作业也还不做,好好放松,早些睡就好。但培洪说还是得把外国语学校发的题目看一看,报名时发的,我说是以往的考题,反正也不会考,所以没让他做。想看就看吧,心中有个数也好! 自己有个计划,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是合理的,父母可以解放思想,改变自己的计划,灵活应对。我也提倡这样做,参考教育孩子要解放思想。这样灵活处理,与孩子就不容易起冲突。大致看了一下,培洪就照例看报纸和看书去了。这个星期的时间我倒是非常满意,大多作业学校就完成,晚上回到家自由的时间比较多,每天看报看书的时间比较充足,挺好!培洪看到什么‘直击活熊取胆’的报道,心理难过,和我说的过程,声音有些哽咽,并让我也看看。告诉他,我有听新闻说起这事,当时手上正有事,所以告诉他,一会有空时我再看。培洪也就自己一边泡脚一边看书了。上床后我们都有一小段聊天的时间,培洪那天的话题还是胆熊的事。没想到的是,培洪越说越激动,越激动越伤心,以至于说到眼泪吧嗒吧嗒的流。看他动情,我就轻轻拍他后背,让他好好发泄一下。并轻声和他说:“很是高兴,我家培洪这么善良,一直以来,妈妈都知道你特别喜爱动物,咱们现在还小,能力有限,帮不上什么忙。咱们可以像育英老师一样用笔来教你们学写作文,你也可以用笔来呼吁大家爱护动物,保护自然。所以咱们就只有先让自己强大起来,才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你说呢?”培洪听我这样说,一边还继续流着眼泪,一边答应着。我明白他的心思,他是一想到那些熊被抽胆汁而受的苦及它们无助的眼神和被人类摧残的身体。唉,这人呀,往往容易被利益冲昏头脑。所以咱们在引导孩子时,一定要从小灌输他们:“成长先成人,思想品德高于成绩,要有爱心。”要想让孩子做到这些,只有咱们做家长的先带头做好,孩子们才会做得更好!心灵也会更加高尚!原本说要早些睡的,一说起这胆熊事件后,早睡就没如愿了。非常庆幸我没有急,而是和培洪感同身受一起聊。所以虽然培洪情绪还在胆熊苦难的画面中,但他却说:“妈妈,我没事了,我们睡吧。”嗯,告诉儿子:“嗯,很多事情并不是想做就一定能做的,记在心里,先放下。等自己能力足够时,再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培洪就是不一般,自我调节能力强。”“感同身受一起聊”,其实和心理咨询中的共情是一样的。共情是一种缓和孩子情绪的一个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感到你很能理解他,所以愿意和你倾诉。因为遇到“知音”之后的倾诉,宣泄是最顺畅的。如果孩子情绪不是因你而起,尽量按照共情的要求去做,对孩子情绪缓解很有好处。参考孩子情绪管理的策略 。培洪妈妈真是无师自通啊。“很多事情并不是想做就一定能做的”,这也是我年轻的时候经过长时间的思索才明白的。很多人认为,只要有想象,就一定能实现,这给了自己太大的压力。我提倡:做好你能做的事情,其他的顺其自然——努力+顺其自然。参考做好你能做的事——用认知疗法应对压…。这是保持心态平和的一个有用的核心思维。娘俩相互劝告后都一致说:“睡吧!”还好,培洪晚上睡得挺好。原本我是计划25号早上6点半就叫他起床的,但看他晚上睡得迟了,而且一上午考试,还是舍不得叫他。想着多睡会,一会打的去,8点半考试,能在8点10到那就可以。所以快到7点才叫培洪起床,培洪刚起来,他同学妈妈打来电话说,叫我们坐他们家的车一起走,叫我们快点。哦,这样的话,我们的时间就打乱了。只好带了些巧克力和饼干,想着到了学校那再到外面吃些东西。心里是这样想,但想到考试没吃早餐,这情绪就有一些急了。 正如前文所说的:把事情看得重,自然难以淡定。而且也说明了,只改变核心思维问题是不够的,需要在具体的事情一个一个去分析讨论。参考我的心理修行之路 。昨天一位妈妈来咨询,她说:“心理修行似乎是简单的:情绪控制好了,办事别那么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不必要求结果最完美,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似乎不需要那些长篇大论的大道理啊。”但我的体会是:只是明白了这几个道理,可能还差得远呢。十几年前我就知道,我的一个大问题是追求完美,但是只是到了这几年,才算是在每一个方面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看来,这骨子里对考试还是看重滴)人一急,就会失控。所以我就说了几次:“快点快点!”要走时,培洪想带的课外书又没拿。我一看,这又急上了:“看你,自己要带的东西不拿好。”(前一晚培洪睡前看完,交待我帮他装上的,而且我也答应人家了的,这会,没帮人家做,还怪人家,真是不应该啊!唉,这就是中国的父母!)这语气绝对不好听啊,而且还带着不满的情绪。有了情绪,就难以理性。我也是这样。参考:孩子情绪管理的策略 。其实叫培洪“快点快点”时,我也意识到了我这急的情绪会传染给培洪的。情绪当然会传染,而且感染力很强,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学会了,这也是孩子性格为什么会像父母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也有意克制自己。但后面培洪没拿课外书时,我没忍住又发了唠叨。忍耐和克制虽然不是一种效果很好的管理情绪的方法,但还是一道方便使用的防线,还是需要用一用的。可能会影响别人的情绪到来的时候,首先还是要忍一下。这时培洪爸在床上提醒我:‘还说儿子考试有压力,我看就是你给的,催催催,有什么好催的,时间还来得及,急什么?’(这话,培洪不在现场,他已经先下楼了)这一番话说得我心立马静下来了。急什么?有什么好催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没什么.......这些习惯性思维都是平息情绪的良药。这样想,自然平静;看得重,自然着急。并回答:‘嗯,我刚也意识到了。好了不说了。我们走了。’其实,我们都不是天生淡定的,我以前也是很急燥,但是我坚持在每一次心态不好的时候反省自己,说服自己,找到自己思维中的问题,形成新的习惯性思维,逐渐地进步,心态越来越好。现在偶尔也会着急,所以,还需要继续努力。但是,每一次心态不好的时候,如果这样处理,都是一次心理成长的机遇。说完,快步追上培洪。走到小区外面,他同学还没到。对培洪说:‘哈,咱们没让人家等,很守时。’并故意说些他感兴趣的话,对迎面开来的一辆车问培洪:“这是什么车?”一讲车,培洪可兴奋了,对我说:“妈妈,这是本田,您喜欢不?”自从我说我喜欢高一些的车后,培洪看到高一些的车就问我:“妈妈,这种车您喜欢不?”还说:“自从妈妈说了喜欢高的车后,我也觉得高一些的车好看,有霸气。”为什么“故意说些他感兴趣的话”?就是怕刚才着急的情绪影响了培洪,所以马上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去缓和情绪。因为要考试了,如果开始心态就着急,后来再调节就会难得多。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因为培洪心里有妈妈呗,所以妈妈喜欢的东西,你也喜欢。儿子真好!”说完,亲了培洪一下脸。毫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赞赏和爱。和我一样说着,培洪同学家的车来了,我们上了车。一共有四个人一起去考试。在路上,同学妈妈叫他们,考试时要认真。我怕她们说得太紧张,所以马上笑着接上:“怕什么,他们都考了六年试了,全都是老手了。”说完,大家都乐呵着。一路上说笑着,20几分钟就来到了外国语学校。其实,考试要认真,是孩子都知道的。此时说多了,反而徒增紧张。不如转移一下注意力,说说其他的事情。下车后,我让培洪的同学他们先进去,我则带培洪买早餐,并和他说:“没事,时间还早呢。”学校门口没有培洪爱吃的米粉,只看到了买包子烧麦的。便问培洪:“要不咱们就吃烧麦?”“好吧。”然后给他买了二个烧麦一个包子和一绿豆稀饭。最后他只吃了二个烧麦,稀饭喝了一点点。不想吃就不吃了。反正书包里还有巧克力什么的,提醒他考完一科想吃的话吃些东西。当然说这些话时,语气是相当和气滴。时刻注意说话的态度,是否是孩子能够接受的。我以前在咨询时说过一句话:本来是人家自己的事情,我们是在多管闲事,所以不能不注意态度啊。然后搭着他的肩走到学校大门口。他们学校是坐落在山上的,所以学校大门是在台阶上。学校门口挤满了人,从下面看大多是家长,又说家长不让进,那家长还挤在这干啥?孩子们进都进不去。唉,这就是瞎操心的家长。我对培洪说:“你自己进去后,问老师在哪个考场就行。妈妈去帮你报景炎啊!”因为25号是景炎报名的时候,培洪的目标是考那,所以他也希望我早些去报名。看着儿子好不容易挤了进去,上了几个台阶后,回头向我招招手说:‘妈妈拜拜!’我也跟他招招手,然后就转身去找培洪同学妈妈了。唉,这就是咱们中国的应试教育呀!孩子考个试,学校门口全是家长。在回去的路上,我对培洪同学妈妈说:“我早上接到你电话后,想着还没吃早餐,心里一急,就催培洪快点快点,他爸爸说就是我给培洪制造的紧张,这一点确实是的。”时刻注意反省自己,不进步才怪呢!培洪的同学妈妈一听说:“我每天早上都在催快点快点!”哈,看来,妈妈们大多把持不住啊!总是把自己意念传给孩子,孩子其实都有压力,都知道要考好。也许孩子正做好自己的思想工作,要淡定。结果被我们急燥的催促声,紧张感包围了孩子的思想。所以说,希望家有小升初的孩子家长们,请千万不要无形中制造了孩子的紧张感!只有咱们家长淡定下来,才能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才能让孩子更专心地学习,更快乐地成长!这段话说得很好,我就不啰嗦了,以免画蛇添足。考完回来,培洪说:“妈妈,数学很容易,英语有些难,语文不难。”同学说:“怪不得英语难,因为他们是外国语学校。”他们俩说和他们一起去考试的另一同学作文才写6行,心里极其郁闷,作文要求是500字,培洪班上的班长说他才写400字,培洪说他写了600多字,时间不够了,不然可以写800多字的,结尾没结好。培洪说作文题目是‘记一件让自己怎样的事’,培洪就写了前一晚看的胆熊事件,起的题目是‘让我悲愤的一件事’,嗯,虽然没看到他写的文,但我相信他写得一定非常好!他可以发自内心的把自己对人类做的悲愤的事一吐为快,是一件多么爽的事呀!只不过,没想到昨晚的经历,今天考试就给用上了,真是太巧合了。这样的题目其实培洪写过很多次了,但他每次即使是考试他也不会写同一件事。我问培洪:“写的时候有没有掉眼泪?” 培洪笑笑地说“没有,昨天晚上发泄完了。”确实,每个人都有情绪发泄的时候,所以当孩子要发泄时,家长千万不要阻止,还不让人家哭。想想咱们大人,就都明白了。渲泄是管用的。 “想想咱们大人,就都明白了。”,这是我常说的读懂孩子的秘诀。不知道是培洪妈天生聪慧还是看了我的博文参考: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学习孩子的“… 。最大的可能是,读懂孩子的方法本来就是一样的。小升初学校就想用这的方式来挑选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唉,从培洪的言语中感觉到他这次考得不错,应该能考上。所以昨天对培洪爸说:“如果你家儿子这次考上了外国语学校,要叫你先交钱,你交不?因为去年依依(培洪朋友)考上了交了500元,后没去读,也没退。”培洪爸说:“考上了交就交呗,反正才500元,哪不是用钱。万一到时其它学校没考上,那不急死个人。”交就交呗,又是顺其自然;500元对于考不上学校来说没什么.....淡定从容确实没有秘密,只是认知习惯的问题。另外,读下来,发现培洪爸更是淡定帝.......听他这样说,想着如果交500元,交就交吧。但最终目的还是考景炎。昨天这样想,今天就收到短信,说培洪考上了他们外国语学校的国际班,要先预交3000元,过期作废(到明天也就是28号为止)妈呀,他们学校也太狠了,抢在景炎前先来个内部考试,想把好的学生都抢到自己学校来。唉,我还是淡定吧。反正4月29日公开还有一次考试,这只是一次热身而已!我还是觉得初中能离家近就离家近吧。外国语学校离家远了些,坐公交车都要快一小时了。嗯,远了点!不是很理想。突然感觉我自己心态真是很好!继续保持一颗平常心,让儿子轻松面对考试,就像这次一样,发挥正常就好!“发挥正常就好”,要求不那么高,就容易淡定;一定要求考好,发挥好,必然难以从容。这也是秘诀啊,其实太简单直白了。突然发现,培洪妈和我一样,喜欢自我肯定。我也经常禁不住赞赏一下自己。别人看了可能觉得不谦虚,但是我却认为这是因为:欣赏一切事情积极方面的思维,已经融化到血液里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