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57今日阅读:172今日分享:19

影响学习成绩的5个最新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一:母亲心态好,孩子成绩佳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经济绩效中心的研究发现,那些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取决于运气的母亲,她们的孩子16年后在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中成绩明显更好。这一结论给了低分的孩子一个成绩不好的新理由——“妈妈,全怪你”。该结论依据的是对上万名年轻人的长期研究。研究成果二:体育锻炼有助提高学习成绩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有规律的锻炼能提高青少年的在校成绩,尤其有助于女生学习科学。《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网站刊登的研究结果称,越喜爱体育活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越好。而且,“女生的科学成绩似乎受益最大”。研究成果三:走路上学有助青少年提高学习成绩走路不仅是一种相当理想的运动,原来也有助脑部发展。西班牙最新研究指出,步行上学的青少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成绩,会优于开车或搭公车到校的同学,其中更以走路15分钟以上的青少女效果最好。走路上学好处多,除了可以让学生早上的学习情况比较好,过程中也可以和家长或同学培养感情,让上学成为美好的回忆,除此之外,还能增加对社区参与的意识,甚至有助于独立性的养成,同时减少塞车,进而提升空气品质。研究成果四:儿童学习成绩好坏主要取决于基因英国一项研究显示,英国中学会考(GCSE)成绩中有六成的决定因素可能和遗传的智力有关。伦敦国王学院精神医疗研究所普罗敏教授(ProfRobert Plomin)所作的这项研究还显示,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当中,学校的教学质量等因素只占了1/3。该项研究对11000名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出生的双胞胎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其结果显示,对于孩童成长的过程中学业成绩的好坏,基因是较大的决定因素。研究成果五:上课晚一点,学习成绩好一点研究表明:结果上课时间较晚的学校,学生的数学和阅读成绩较高。生物学研究显示,人在幼童时期倾向于早睡早起;而当人步入青少年时期后,昼夜节律会发生改变,导致青少年睡得更晚,起得也更晚。这种改变是由大脑内褪黑素的变化引起的,这一过程大约开始于13岁,在15到16岁明显增强,而在17岁到19岁时达到高峰。那么这个现象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吗?根据明尼苏达大学应用研究与教育改进中心主任凯拉·瓦尔斯特隆(Kyla Wahlstrom)今年2月发表的论文,答案是肯定的。她跟踪调查了在明尼苏达州、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的8所公立中学里就读的9000多名学生。结果发现,如果上课时间调整到早上8:35或者更晚,一个学期之后,学生们的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学成绩普遍提高了1/4个等级,例如从B提高到了B与B+的中间位置。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