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45今日阅读:167今日分享:16

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取向和类型

我对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取向,更多关注的是我们父母教养的作用。我主要考察和验证父母们采用的教养模式及其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其逻辑和意义是什么?我所采取的研究取向包括维度取向和类型取向:维度取向是以维度来描述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模式以及某一维度及其之下的具体教养方法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我觉得亲子关系的基本维度包括矫形(即纠正)—恣意(即任意放纵)和施恩—施威,同时我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模式的类型取向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工具/原料
1

通过研究我发现:有父母“矫形”人格特征的孩子一般都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特征,而被父母宠溺、“恣意”的孩子大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并伴有任性、逆反等心理倾向;父母对其“施恩”过多的孩子,表现出自私、自利、攻击性强等性格特征,而感受父母“施威”过多的孩子,则比较被动服从、缺乏自信心并伴有依赖性等心理特征。

2

从1989年开始,我依据形意心理学的理论,广泛地考察、研究父母的教养行为和亲子交往的不同风格,并且依据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将父母教养模式作特征性概括,寻找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经过调研,我剖析了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用父母教养模式的内容来评定他们的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模式分为操控型、恣意型和恩威并施型三种类型,家长选择哪种类型的教养模式对孩子进行教养,其作用和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方法/步骤
1

我的研究揭示,儿童个性定势的形成并非是由其父母的某种行为维度决定的,而是受到其父母整套行为模式的影响。在此,我依据不同父母的教养类型将“束缚”作不同的区分:虽然“操控型”父母和“恣意型”父母都会对儿童身心的正常成长有所“束缚”,但前者的“束缚”是严苛中略有不正确或者非理性的干涉因素,而后者的“束缚”却是无目的的放任自流,甚至是走向极端的宠溺过度。

3

父母“施威”给儿童,是对儿童心里所滋生或存在的邪恶的、非健康一面进行震慑,以便顺利地矫形他们出现偏差、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但这种缺乏关爱成分的教养手段,会让儿童在心里产生畏惧感或反感,当他们面对某些事物时,不是畏葸不前地不敢抉择,就是硬着头皮不管不顾地随意抉择。这种只通过施威来达到矫形目的教养模式可被称为操控型教养模式。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