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71今日阅读:91今日分享:37

养生健康常识之偏头痛的病因病理

【病因病理】(一)中医学认识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气血调畅,脑海清灵则神清气爽。正如《证治准绳·头痛》所云“头像天,三阳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脏之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于是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脏之逆,皆能相害。或蔽覆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因与其气相薄,郁而成热则脉满,满则痛。”可见引起偏头痛的原因较多,但主要原因是肝脾肾的功能失调和风、火、痰、瘀阻络所致。本病病位在脑。1、肝阳上亢: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功主薁焦,若情志不畅,肝失条达,肝郁气结,郁而化火,煽动肝阳,“风气通于肝”,阳亢化风,风火上扰,或夹痰邪扰动清空,脑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而致头痛。或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2.脾肾亏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劳作太过,所谓“阳气者,烦劳则张”;或思虑伤脾,或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而致头痛。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若先天禀赋不足,脑髓失充(多有遗传倾向,常于青春发育之时起病),髓海空虚而致头痛;亦可因后天失养,房室不节,耗伤阴精,阴损及阳,肾阳衰微,清阳不展,脑失奉养而发为头痛。3.血瘀头痛:或因外伤跌仆,损伤脑络,或因久病入络,气滞血瘀,均可导致瘀血痹阻脑络而发头痛。4.痰浊头痛:饮食不节、嗜酒肥甘,或忧愁思虑、劳倦过度、病后体虚等均可导致脾不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空,阻遏清阳而致头痛。5.风邪外袭:风邪善行数变,极易上犯。约半数患者于气交之际起居不慎,坐卧当风,风邪上犯,客于头之络脉,营卫不和,血行郁滞,不通则痛。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高之上,惟风可到”;风为百病之长,每多夹痰、夹湿、夹热而发病,从而形成不同的证型。(1)风寒外袭:风夹寒邪袭表,寒凝血滞,阻遏脉络,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而为头痛。(2)风热上炎:风夹热邪,火热上炎,侵扰清空,气血逆乱而致头痛。(3)风湿阻遏:风夹湿邪,湿蒙清空,清阳不升而发头痛。头痛的病因病机虽如上述,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气血、阴阳、经络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风、痰、瘀又彼此交错,虚实夹杂,风可夹痰,虚可夹瘀。外感头痛,治不得法或失于诊治,病久则可出现虚象。本病以内伤为主,外感风邪多为诱发因素。(二)西医学认识1、病因:偏头痛的病因与遗传、神经及内分泌失调有一定关系,本症的发作过程和颅内、外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在典型的偏头痛中,先有颅内动脉收缩,造成先兆;继有颅内、外动脉的扩张,引致头痛。先兆的性质和头痛的部位决定于血管障碍的区域。有一部分偏头痛,尤其是有先兆型偏头痛多数有遗传史,很多偏头痛患者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在精神刺激、环境变化、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下容易引起头痛发作,偏头痛的发生常受内分泌的影响,很多患者的偏头痛开始于青春期。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周期变化有关。2.发病机制:有下列几种学说。(1)血管源性学说:该学说一直被大家所接受,认为偏头痛的发作前期先是颅内血管收缩,接着头痛期是颅外血管扩张,出现搏动性头痛,同时颅内血管亦扩张。近年来通过一些实验研究发现偏头痛先兆期虽有脑血流量减少,但头痛期脑血流量并不一定增加,甚至继续下降,而且还发现无先兆型脑血流量可始终无变化,故血管学说仍待进一步研究。血管学说并认为在偏头痛发作开始时由于5一羟色胺(5-HT)从血小板中释放出来,直接作用于颅内小血管而使之收缩,当血浆中5-羟色胺浓度下降时,其对大动脉的收缩作用消失,乃出现血管扩张。(2)神经源性学说:认为偏头痛的发作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所引起,而血管的改变是继发于神经的影响,如有些患者在头痛发作前有情绪不稳、睡眠障碍等,头痛发作期可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并发现有许多神经介质尤其是一些肽类物质,如脑脊液a和β内啡肽含量的改变,代谢紊乱引起镇痛系统的质量下降。(3)三叉神经血管学说:此学说是将神经、血管与神经介质三者结合起来。认为偏头痛是由于三叉神经血管反射系统的节段性缺陷及过多的内、外刺激最终导致脑干和颅内血管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刺激信号,通过皮层及下丘脑激活脑干蓝斑,使去甲肾上腺素能递质增加,引起脑皮层血流量减少,而出现先兆的神经缺失症状。另外,脑于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也被激活,引起脑膜中动脉及脑内大动脉扩张,同时也激活三叉神经,引起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血管更加扩张、水肿,出现神经源性炎症改变,构成头痛的病理基础。(4)遗传心理学说:目前对偏头痛的遗传因素已得到公认,但遗传形式尚无定论。DalessiO等(1961~1962)认为:偏头痛的真正原因是头部血管运动神经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与遗传因素有关。Googal和Wolf认为,偏头痛是隐性遗传,外显率是70%。Dalagard-nielsen则认为是多因性遗传,环境是主要的,遗传因子不是决定性的,根据俞子彬(1990年)报道,偏头痛患者多具有A型人格特点。如高度紧张、认真、固执己见、争强好胜、敏感、多疑、容易烦恼等人格特点。这些人习惯于把愤怒和敌意压抑在心里,这种内心的冲突往往激发偏头痛的发作。另外,心理刺激等应激因素使交感神经紧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在前驱期,主要颅内血管痉挛收缩,随之出现颅外血管扩张,出现剧烈搏动性头痛。由于颅外血管持续性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形成脑水肿,而出现持续性头痛。(5)血小板因素:血小板的凝集度在发作的先兆期加强,头痛发生后则减弱。凝集的血小板释放出5-羟色胺(这是头痛前血浆5-羟色胺减少的主因)、儿茶酚胺、组织胺、二磷酸腺苷,以及花生四烯酸。后者转化为前列腺素后也对颅内血管起收缩作用。(6)激素与偏头痛的关系:偏头痛往往在青春期开始发作,一部分女性患者的偏头痛发作与月经有联系,80%的女性患者在怀孕期问不发生头痛。还有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与前列腺素亦有关,后者是强有力的颅外血管扩张剂。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