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1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关于精装修维权三大问题

近来,随着楼市限购等调控政策的深入,开发商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不少开发商打出“精装修住宅”“全装修交房,拎包入住”等优惠促销。精装修住宅入住方便,无需装修、省时省力的优点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购房者。然而,当你在享受精装修住宅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你是否留意过精装修住宅的保质期?遭遇精装修质量纠纷时,你是否了解该如何维护正当权益?
步骤/方法
1

地面渗水 交房1年内开发商保修案例:家住朝阳区管庄的邓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事。邓女士2009年购买了管庄的某精装修楼盘位于12层的两居室。2010年3月入住后,一直没有遇到什么问题,直到当年冬天楼下的邻居找上门,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卫生间存在漏水隐患。随后邓女士把开发商告上法院,要求开发商赔偿全部损失。后经调解,邓女士和开发商达成协议,由开发商赔偿相关损失,并责成物业负责卫生间墙面和地面防水维修。邓女士维权胜利的关键就是《住宅之质量保证书》中关于屋面和地面防水保质期的规定。专家提示:住宅保修期从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日计算,案例中邓女士在2010年3月入住,冬天发生卫生间地面渗漏,还处在保修期之中。此外,由于邓女士未对卫生间墙面、地面进行违规拆改,属于正常使用范畴,也是邓女士胜利维权的关键。

2

约定不厌细,精装条款无小事案例:在实践中,精装修住宅因不同项目、不同价格、不同档次等因素的影响,对房屋质量、装饰、设备标准的要求也不同,购房者应根据具体情形与开发商协商。另外,开发商会把样板间做得美轮美奂,告诉你:“只要搬不走的都是我们精装标准。”购房者千万别轻易相信口头承诺,因为样板间的装修标准不具备强制性法律效力,且多数样板间在交房时会被拆掉,届时无从参考。专家提示:精装修使用的主要材料在合同当中应该准确无误地标明,不要遗漏,包括外墙、内墙、顶棚、地面、厨房、卫生间、阳台等,每个部位的品牌、型号都要清楚标明,不能笼统地约定“进口”“高档”“国内名牌”“国际名牌”等。品牌含金量较高的设备,如卫生洁具、灯具、厨房设备、家具五金、洁具五金、低压电器、多功能户门等,不同品牌、型号、规格的质量和价格差别都很大,因此合同中必须予以明确。还有部分设备材料的质量、价格与产地相关,因此还应该注明产地。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