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3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如何触发灵感

创新大多起始于人大脑中产生的灵感,创新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或者说灵感是创新的起点和原始,灵感还是创新的核心和灵魂。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工具/原料
1

愿用脑

2

会用脑

3

多用脑

方法/步骤
1

会用脑。凡是善于引发灵感,能够形成创造性认识的人,都很会用脑。一般人以为显而易见的现象,他们产生了疑问;一般人用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却有独创,他们的特点是喜欢独立思考,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出几个“怎么办?”因为任何创新项目的完成,都是独立思考和钻研探索的结果。因此,就不能迷信、不能盲从、不能只用习惯的方法去认识问题;或只用结论了的说法去解决问题,也不能迷信专家、权威。而是要从事实出发,从需要出发,去思考问题,去探索问题。去寻找新的方法、新的答案、新的结论。

2

多用脑。要促进灵感的产生,就必须多用脑,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在用脑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从而不断提高的。所谓多用脑,不是指不休息的连续用脑,而是要把人脑的创新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爱因斯坦对为他写传记的作家塞利希说:“我没有什么特别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求问题罢了”在这个寻根刨底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脑思考。他自己深有体会的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3

观察分析。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观察分析。观察,不是一般的观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去观看和考察所要了解的事物。通过深入观察,可以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可以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在观察的同时必须时行分析,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引发灵感,形成创造性的认识。

4

启发联想。新认识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与新或已知与未知的连接是产生新认识的关键。因此,要创新,就需要联想,以便从联想中受到启发,引发灵感,形成创造性的认识。

5

实践激发。实践是创造的阵地,是灵感产生的源泉。在实践激发中,既包括现实实践的激发又包括过去实践体会的升华。各项科技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实践需要的推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就促使人们去积极地思考问题,废寝忘食地去钻研探索,科学探索的逻辑起点是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引发灵感的一种好方法。

6

激情冲动。积极的激情,能够调动全身心的巨大潜力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激情冲动的情况下,可以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记忆力,加深理解力。从而使人产生出一般强烈的、不可遏止的创造冲动,并且表现为自动地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行事。这种自动性,是建立在准备阶段里经过反复探索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说,激情冲动,也可以引发灵感。

7

判断推理。判断与推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推理由判断组成,而判断的形成又依赖于推理。推理是从现有判断中获得新判断的过程。因此,在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对于新发现或新产生的物质的判断,也是引发灵感,形成创造性认识的过程。所以,判断推理也是引发灵感的一种方法。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