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47今日阅读:126今日分享:42

怎样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上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如何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工具/原料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上的主体地位

步骤/方法
1

一、营造创新氛围,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对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而好奇心是创造的起源。教学时若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如教师微笑的面庞、亲切的话语、信任的目光、平等的角色使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学生便会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念头涌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教师加以鼓励、启发、诱导,细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便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

三、自制或利用教具,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  要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堂上要重视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要利用教具、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学生不仅眼看、手动、口讲、脑想,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如: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让每个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板上画一个半径为10厘米的圆,剪下并计算其面积,再让学生在剪下的圆上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同心圆,剪下并计算其面积。通过直观感知,使学生知道剩下的就是环形,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很快算出环形面积,并悟出环形面积公式“S环=S大-S小”的道理,享受成功的喜悦。

4

四、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十分集中,求知欲就空前旺盛,思维就非常敏捷、灵活。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巧提问题,促进思维发展;操作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教学比例尺这个内容时,我先设问:“在一张纸上能绘出中国行政区划图吗?大家想知道怎么绘吗?”在这种情境下,全班学生马上就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心态,有了这种欲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研讨。

5

五、学法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学生所面对的未来,是科技、人才竞争的时代,不会学习的人就要被现代信息社会所淘汰。从学生的未来着眼,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在“教会”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当重视学法的研究、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实验、学会自学、学会质疑问难、学会提问题……如,教三角形面积公式,课前教师让学生带来许许多多的三角形,有实物的,有图片的……先指导学生用剪刀把三角形割、补、拼,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再去学习梯形、圆形面积就会得心应手,主动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意事项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