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70今日阅读:183今日分享:45

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每一代青年都有传承中华礼仪的使命和责任,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礼仪3—6岁正是习惯养成的敏感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幼儿礼仪教育方法。
工具/原料
1

家长呵护

2

老师关爱

3

社会关注

第一、基本礼仪
第二、家庭礼仪

1、尊敬长辈(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听从教导、体贴长辈、回家和离家的时候打招呼、有长辈陪伴身边时应请长辈先行、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对待成人的错误)  2、行为习惯(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归原位、爱惜物品、不浪费、和他人和谐相处、要和家长在一起、如何排解不良情绪)  3、客人来访(引进门、邀入座、 敬茶、对客人彬彬有礼、收到礼物要致谢、接待小客人)  4、拜访作客(先约定、准时到、不乱摸乱动、上门拜访或慰问病人要带礼物)

第三、幼儿园礼仪

1、入园离园礼仪(主动和老师、幼儿、家长问好、道再见)  2、课间盥洗礼仪(照顾自己、谦让、物归原处)  3、教学活动礼仪(学会倾听、积极动脑、发言举手)  4、户外活动礼仪(排队、上下楼梯不推挤他人、不扒护栏、行进时有事需先出列、遵守游戏规则、在规定范围内活动、集合解散听口令、不趴堆、游戏时要谦让、玩过的玩具送回原处)  5、进餐礼仪(餐前洗手、不挑食、不抢食、进餐不说话、不浪费、不发出吃东西的声音、自己送碗筷、饭后擦嘴漱口)  6、午睡礼仪(叠好的衣物有定处、午安礼、睡间礼、起床整理)

第四、公共场所礼仪

1、行走 (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过马路时走专用通道、不边走边吃、不随地吐痰、不尾随围观、保持距离、不占盲道)  2、等候(按顺序排队、不插队也不让他人插队、不席地而坐、不拥入街道之上妨碍交通)  3、乘车(主动购票按顺序上车、先下后上、上车时不挤不推、要礼让老弱病残孕;行驶中不打闹大声喧哗、不向车外丢东西、吐痰、不脱鞋,不蹬座位、不在车上吃东西,下车提前准备、需他人让路要用借光、劳驾或请您让一下等文明用语) 4、乘电梯(升降式电梯:不扒门,不划门,先出后进、不强行挤入、不乱按、超载时主动退出,乘步梯、滚梯:靠右侧、不推不挤、不打闹) 5、游泳馆(不向池内扔脏物、不向池内大小便)  6、图书馆(轻声细语、不污损图书、书归原位)  7、商场 (不乱跑、买计划内的东西、不攀比、不私拆商品、 不私尝食品)  8、公园 (维持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维持公共秩序、持票进入、不折花、不践踏草坪)  9、遇到意外 (地震、着火、海啸、恐怖袭击等意外时会报警、会自救、不乱跑、不惊慌喊叫、要沉稳、听指挥、听大人安排。

注意事项

教育是一种漫长的,必须要拥有耐心,恒心,家长要以身作则来教导孩子。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