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21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敲击的乐器叫什么名

扬琴扬琴,击弦乐器。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中国扬琴是中国乐器中唯一的世界性乐器。琴身呈梯形,以竹质双槌击弦振动发音,音色清脆悦耳,悠扬动听。在中国,更因其外观貌似蝴蝶,演奏时双手持拿的琴竹,舞动如触角,而有蝴蝶琴之美称。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 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扬琴又称"洋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但个性又不是很强,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慢奏时 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扬琴的发声原理扬琴内部是没有东西的,你在外观能看到的就是它的构造,内不是空的,是扬琴的音箱,用来发声的,击弹琴弦,会与琴弦下方的面板发生共鸣,声音从音箱中发出,你可以仔细看一下扬琴的底部,有好多圆的洞洞,声音是从那里发出的,也因此,在舞台上,话筒摆放的位置一般不会架在琴的上方,而是靠近琴的边上接近音箱的位置上。如果还不明白,你可以看看钢琴,扬琴和钢琴的发声原理相似,只是钢琴用琴键控制音箱中的小锤子击打琴弦,而扬琴省去了琴键,用琴锤直接击打琴面。扩展资料据史书记载,中世纪以前,亚述、波斯等古代中东国家,流行着一种扬琴,名叫桑图尔琴。明朝(1368~1644年),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桑图尔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来逐渐扩散到中国各地。后来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改造,桑图尔琴渐渐演化成为中国扬琴。清末以来,扬琴用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扬州清曲、广西文场、常德丝弦、四川琴书、河南琴书、山东琴书、榆林小曲等乐种、曲种。传统扬琴,框架用色木、桦木或榆木制,上蒙白松或桐木面板,下蒙胶合板,音箱呈蝴蝶形或扁梯形。长90~97厘米、宽32~41厘米、高5.7~7厘米。左侧琴头设拴弦钩钉,右侧琴头置弦轴。面板上开两个圆形音孔,并镶骨雕音窗为饰。上置两个用竹、红木或牛角制、呈峰谷状条形琴码,左为高音码,右为低音码,峰部用以支弦,谷部有另一码上的琴弦通过。面板两侧设红木制直线或锯齿形长条山口,用以架弦。音箱内对应面板琴码部位胶有音梁,音梁上开四或五个圆形风眼,以使音波对流。张钢丝弦,高音用钢弦,低音用缠弦。琴竹又称琴箭、琴签,为两支有弹性的竹制小棰。常用扬琴有八音(实发二十四音)、十音(实发三十音)、十二音(实发三十六音)三种。又称双八型、双十型、双十二型。音域分别为:八音f1—c2,十音d1—d3,十二音c—e3。参考资料来源:-扬琴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