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11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太极拳教程 孙东敏演练陈式太极拳十八式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拳谱  第一式:太极起势  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白鹅亮翅  第七式:斜形  第八式: 搂膝  第九式: 拗步  第十式:掩手肱拳  第十一式:高探马  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第十三式:玉女穿梭  第十四式:云手  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  第十六式:当头炮  第十七式:金刚捣碓  第十八式:收势陈式太极拳的出现与发展  太极拳自陈王廷首创之后,在陈家沟世代相传,陈式子孙妇孺皆知,老幼皆练。陈家沟的人丁越来越兴旺,练太极拳之风也愈来愈盛,后浪推前浪,历代都有名拳师。三百年来,历经陈氏子孙及其门徒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太极拳便成为我国重要的拳种之一。  从《陈式家谱》可知,陈王廷三子一孙的拳艺一般,玄孙甲弟则拳艺精到,但从此后继无人。然而,陈王廷的族系第四代秉壬、秉旺、秉奇三兄弟,是陈家沟著名的太极拳手,人称三雄,与同族陈公兆、陈大兴齐名。不过,这时陈王廷所创的七种拳套,已由博返约,原有的一百零八式长拳和太极拳(十三式)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而第一路、炮捶(现代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推手和粘枪,则精益求精。至五传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为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第一路太极拳又有老架和新架之分,至六传又派生了赵堡架。  新架据说是陈有本所创,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某些高难度的动作,陈家沟人称之为“略”。陈有本的门徒族侄陈清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在不改变套路的原则下,由简到繁,以至极为复杂,逐步提高拳艺的技巧难度,与陈有本同时的陈家沟拳师陈长兴,承祖辈的老架系统,架式宽大,难度高,直到他的学生杨露禅在北京传习拳艺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又逐渐改变了拳套动作,遂成杨式太极拳。后又从杨式派生了吴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吴鉴泉。  永年人武禹襄先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又从陈清萍学新架套路,其后自创一派,称武氏太极拳。后由武氏又派生了孙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孙禄堂。相关阅读推荐:·陈式太极拳88式拳谱 长期练习强健体魄·陈式太极拳拳谱 56式刚柔并济·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的简要介绍·太极拳教程 练习陈式太极拳有哪些要求·练习陈式太极拳必知的知识·如何练陈式太极拳的松与柔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