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34今日阅读:19今日分享:20

如何在课堂中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

教育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知书达理,爱家爱国爱社会,全面平衡发展德智体,这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学生是无知的,所以才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已的道德意识。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怎么引导学生全面平衡发展德智体那是老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对老师能力的一种考验。
工具/原料

德育教育

课堂德育渗透
1

师德渗透。老师是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的汲取知识的主要引导者之一,这些引导除课堂上讲课风格外,也包括老师的行为。若一个老师动不动在课堂上对学生大吼大叫,发现有学生睡觉了就直接扔粉笔头过去,学生犯错了直接叫学生站墙角,动不动就和父母打报告等,这样的老师一定是没有师德的。一个有师德的老师应该是把学生当自已的孩子,让学生感觉你就像冬天里的阳光般温暖,在他们犯错时通过你的引导学生能意识错误并能马上改正,他们还乐意把你当朋友,这才是一名有师德的老师。一个没有师德的老师却在课堂想渗透德育教育就像隔靴搔痒没有意义,所以老师必须有师德。

2

教学风格多样化。学生吸收知识主要是通过老师的教学得到,其次才是课外的补充。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这都和老师讲课风格有一定关系。若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就无法接收你的知识,那德育还怎么渗透 呢?德育渗透的前提必须是学生愿意主动的接受。所以老师在写教学方案设计时,除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外,还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自已的讲课风格。如,老师的声调是否有做到抑扬顿挫,老师的课堂用词是否活泼生动,学生多半是好奇的猫,若老师上课风格像动漫一样精彩纷呈,那学生的吸收能力自然会提高了,那德育才能做到渗透。

3

德育故事渗透。中国德育故事数不胜数,爱天马行空是学生的特性,他们需要榜样,通过德育故事的生动讲解, 不断的加强,无形中就会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从而触发他们想立志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我们小学有篇课本叫《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就上百字却生动的描绘了一个勇敢机智的司马光形象。而且这篇课文实用性很强。因为小朋友们会成群结队的玩耍,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危险的情况,此时大人又不在身边,小朋友就可以通过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救。关键是老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是否做到了德育的渗透。如,司马光从小勇敢机智,爱动脑筋,后来使他成为了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名著《资治通鉴》。这时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崇拜感,这样德育就在课堂中渗透了。

4

课堂德育讨论。讨论可以加深课堂记忆并能活学活用,主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讨论来强化自已的道德观,学习观等。一节课大约45分钟左右,讨论宜在15分钟,这种讨论不要放在离快下课的15分钟,而是在上完课的第十五分钟后插入讨论,这时就需要老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了。后面15分钟用来总结,在讨论时要帮学生设一个简单的主题,还是以《司马光砸缸》为例,若你遇见小朋友掉缸里了怎么办?这样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能加深人物形象,德育就能进一步渗透。

5

正确引导学习方法。德育包括德智体,其中也包括学习方法。老师课堂生动活泼,学生的吸收能力一定会提升,但记忆是需要不断强化直至无法忘记,这是需要通过课堂笔记去强化的。现在思维导图的运用很普及但过于耗时间了,所以老师应在课堂笔记这块多下功夫。课堂笔记其实可以划分为:老师讲解重点,学生理解,及课本内容划分,这样课堂笔记就会变得非常有条理性,易记忆和复习。

6

体育课堂创新。体育课是学生体能训练的主要课程,有些学生不是很爱上体育课,这些一定都有原因的,若体育课缺课的很多,那体育老师一定是不合格的。体育课堂创新,其实可以结合各类的体育影视来普及,这样比较生动而且有时会有打鸡血的效果,通过体育影视的带入感来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个体育课堂上动作的准确性。体育锻炼肯定都是通过基本标准的动作来提升的,若动作不标准常错误那锻炼就变成有害无益了,因为方法不当,自然就没有效果了。

7

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老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已的能力。其次,老师应多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后,老师应多花时间在教案设计上,只有老师讲课精彩,学生才能专心听讲不走神,这样才能完全吸收老师所教的知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