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51今日阅读:113今日分享:31

会计基础重点:[2]

第二节 会计科目15.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6.会计对象抽象概括为企业的资金运动;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科目又是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17.会计科目分类(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资产类、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18.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19.常用会计科目 1.资产类 (1)钱: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2)应收: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坏账准备、预付账款 (3)物: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 (4)其他:待处理财产损溢、无形资产、累计摊销、交易性金融资产、商誉、商品进销差价 2.负债类 (1)借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2)应付: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应付债券 3.共同类 4.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5.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6.损益类 益: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第三节 账户20.账户是用来记录会计科目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工具,它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以会计科目作为名称,同时它又具备自己一定的格式,即结构。 21.账户的分类: (1)根据其所提供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2)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将其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 (3)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账户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资产负债表账户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利润表账户是指为利润表的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与费用类账户。 22.(1)账户的结构划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所记录的经济业务。 23.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增加减少额 24.账户的内容(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和摘要(3)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4)凭证号数 25.账户与会计科目 (1)联系: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都是体现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2)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制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财务报表所运用。 (3)在实际工作中,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已不加区别,往往相互通用。第二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最基本的恒等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表明了企业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因此上述等式也称为静态会计恒等式。此公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故此等式又被称为资产负债表等式。 2.收入—费用=利润可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收入大于费用则表示产生了利润,两者的差额即为利润额;收入小于费用则表示发生了亏损,两者的差额即为亏损额。这一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体现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3.企业的利润通过分配,一部分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方式留存企业,通常称为留存收益,构成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将分配给投资者,在实际支付之前形成应付利润,构成企业负债的组成部分。第二节复式记账4.记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种是复式记账法。 5.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6.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的不同,有借贷记账法,有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各种复式记账法的根本区别在于记账符号不同,如,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目前,我国已普遍采用借贷记账法。 7.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反的方向、相等的金额全面地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借”、“贷”只作为记账符号使用,用以表明记账方向。 8.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9.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资产的结存数。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1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11.成本类会计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12.损益类会计账户:期末结转记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一般无余额。 13.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4.运用借贷记账法时,由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这种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15.会计分录就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应借、应贷的方向、账户(科目)名称和金额构成了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16.会计分录按照所涉及的账户多少,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1)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2)复合会计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3)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其对应关系不清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使用。 17.试算平衡是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具体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 a.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b.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c.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18.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几点:(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余额均已计入试算平衡表。(2)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3)即便试算平衡表是平衡的,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例如漏记、重记某项经济业务,或借贷方向错误和用错了账户试算依然是平衡的。 19.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 (1)内在联系 a.两者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b.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2)区别 a.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总分类账户反映资金增减变化的总括情况,提供总括指标;明细分类账户反映资金运动的详细情况,提供明细指标。b.总账账户提供的经济指标,是明细账户资料的综合,对所属明细账户起着统驭控制作用;明细账户是对有关总账账户的补充,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20.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1)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又要登记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2)平行登记规则:A依据相同:以会计凭证为依据。B方向相同:借贷方向。C期间相同:在同一会计期间(如同一个月、同一个季度、同一年度)全部登记入账。D金额相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