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64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冰袋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目的 降低体温,局部消肿,减轻充血或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和化脓,减轻疼痛。(二)适应症1.适用于发热38℃以上儿童的降温。 2.对高热、面色赤红、烦躁不安、手足灼热等处于散热阶段的儿童宜用此方法。 (三)用物准备 冰袋或冰帽、冰囊、布套、脸盆、布袋、木锤、冰凿。(四)操作方法1.开窗通风,使室温保持在25℃左右为宜。 2.了解病情,检查冰袋、冰囊有无破损(图2-3-6)。 3.把砸碎的小冰块放入凉水盆中,溶去冰块棱角。 4.将冰袋斜放于桌面上放入冰块至1/2袋,再放入少许冷水。5.缓慢放平冰袋使液体接近冰袋口,排出冰袋内的气体后夹紧冰袋口。 6.擦干冰袋倒提抖动,检查有无漏水,然后套上布套。 7.将冰袋置于病儿身体所需部位。 8.冰融化后须及时更换。 9.用毕后将冰袋内的水倒净控干,挂起,冰袋、套洗净晾干待用。 (五)注意事项1.每10分钟观察用冷部位皮肤状况,若有苍白、青紫、灰白、颤抖、疼痛或有麻木感须立即停止使用。2.注意随时观察冰袋、冰囊有无漏水,布套湿后应立即更换。冰融化后,应及时更换。 3.使用时间一般为1O~30分钟或遵医嘱执行。4.冰袋加冷水后略高于1/2满。冰袋过满对冷敷局部的压力过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5.禁用部位为耳后、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处。6.降温的同时可在足心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感。7.如用以降温,冰袋使用后30分钟需测体温,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宜在50分钟内进行。因为局部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局部血液供应减少,细胞活动能力下降,温度降低,30—60分钟局部可恢复正常。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