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20今日阅读:150今日分享:23

高血压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秋季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以适应“秋乏”。而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 病人就会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气变冷、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因为人在睡眠时,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 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为避免血栓的形成,我建议大家顺应节气,分时调养,确保健康。  作为高血压患者,你或许知道140/90mmHg是高血压控制的达标线,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盐的摄入有利于血压的管理。但是,你知道体型胖瘦不同,对血压计的选择会有什么区别吗?你清楚血压计上为什么要出现脉搏数吗?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几个关于高血压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1、胖瘦不同,血压计选择一样吗?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管理是基于客观可靠的血压值进行的,只有规范的血压测量才能得出客观的血压值,否则,在存有偏差的血压值下进行血压管理就会有损健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宁玲教授建议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血压计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体型选择更 适合自己的血压计,比如体型偏胖的患者,如使用过小、过短袖带,测得的血压往往比真实值偏高。因此,上臂粗或肱二头肌发达者,需要使用更长更宽的袖带来压 迫肱动脉,以免血压数值产生偏差。
另外,对于血压未达标者,孙宁玲教授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血压1次,每次测量 3遍,测量时患者应该保持安静,不讲话,不活动,每次连续测量血压3遍,每遍间隔1分钟,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血压数值往往偏高。对于血 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仍需要每周测量一次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血压计上为什么会有脉搏数?  一般情况下,脉搏和心率是一致的。而心率加快,则有可能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同高血压是互为因果的关系[1]。心率过快,发生高血压的机率就高,反过来,血压高也会造成心脏功能的损害,从而使心率加快。  根据孙宁玲教授介绍,当高血压患者的心率超过每分钟80次就应当引起警惕,并进行管理。然而,高血压患者往往忽视对心率的监测,事实上,高血压患者心跳越快,冠心病和死亡的风险也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血压计上,除了测量血压值外,还显示心率的数值。因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心率管理与血压管理都很重要。  3、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格外关注自己的心率?  目前,在我国,30%以上高血压患者的心率超过每分钟80 次,这类患者常见于中青年。换句话说,中青年血压增高者常伴交感过度激活,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这些患者的特点是在焦虑和紧张的情况下心率增快更为明显。 除此之外,肥胖和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其心率也快于其他人。  对此,孙教授再次提醒道:“普通高血压患者,当其心率超过每分钟80次时就需要进行要进行心率管理。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心率超过每分钟70次就必须进行心率干预。高血压患者的心率达标,可大大减少猝死、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中青年的高血压患者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当特别关注自身的心率变化,定期监测。  4、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干预心率过快?  关于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孙宁玲教授介绍到患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干预。首先是合理膳食,要坚持限盐限酒少吃快餐等健康 生活。其次需要进行规律性的体育活动,可以是做家务,也可以是各种运动。另外,面对生活和工作,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减少情感上的刺激。  药物选择上,高血压患者不需要在降压药之外选择其他降心率的药物。目前降压药有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五类常规的一线药物。每个一线药物都有优先的适应症,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 片等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最常用的减慢心率的降压药,这类药物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可有效抑制交感过度激活,并在整个心血管疾病链防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同时,对于高血压合并心绞痛的患者而言,β受体阻滞剂还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可以说一举两得。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