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23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9

场景应用:营销本质是将弱连接变为强连接

“连接”成为新近无比热门的一个词汇,而在社交网络中,“连接”更多的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沟通互动的频率来看,可以简单划分为强连接和弱连接。强连接可以是同事、客户、伴侣等等,而弱连接就是亲人、同学等互动不太多的人群了。很多人都是将注意力普遍放在强连接中,因为只有强连接才是经常在生活中出现的,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发生改变。而弱连接则只是泛泛之交,很容易被忽视。实质上,“弱连接”的理论提出者马克·格兰诺维特就曾表示,这些泛泛之交往往才是你认识世界的窗口。“强连接”对于你获得精神支持很有用。但是“强连接”没有办法给你带来新的观念、新的信息,这是‘弱连接’才能做到的。在人际交往中,可以简单的概括个人大概有150个联系人,其中强连接约30个,弱连接约120个。那么基于社交媒体的移动互联网营销该如何对待这两种连接关系呢?显然,品牌不需要太多的弱连接以期获得更多新知识。品牌连接一旦变弱,品牌便失去其黏性。品牌需要做的就是建立更多真实的弱连接,然后将弱连接变成强连接。以现在被普遍使用的场景应用为例,场景应用的传播就是一个扩展弱连接,将连接加强的过程。弱连接的建立,媒体通常通过简单的曝光与沟通来获得。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留下了相应的位置,实质上就已经建立了弱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形成的标志是用户已经对你的品牌产生了认同,并且在下次需要购买同类产品的时候会想起你的品牌。传统广告形式,很多都是以建立这种弱连接为目的,他们关心的是媒体覆盖面积和总到达人群数,对于与每个人的连接是予以忽视的。传统营销,面向的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是精准营销,弱连接由于用户注意力转移成本的降低和可选内容的增多变得毫无意义的存在。这个时代,不会有所谓的看过品牌的广告就成为真实用户的情况,信息的爆棚让用门基本是看过即忘。场景应用的很多功能实质上就是将用户变为弱连接的同时也一同变成了强连接。场景应用简单的分享功能,是延续了传统媒体的思路,尽可能的扩大宣传面,而由于移动互联网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其效率要比传统媒体的覆盖面积大很多。当品牌与用户建立弱连接后,场景应用通过在线预约、报名、关注公众账号等等一系列的行为动作,来实现关系的进一步加强。品牌与用户之间跳过媒介的作用,能够实现双方的极速连接,提高双方的沟通效率,为后续的双方联系也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从弱连接到强连接,是将用户变为真正朋友的重要方式。用户们真正愿意与你分享,愿意听你讲话,正是这种参与其中的乐趣,构筑了小米的粉丝经济与逻辑思维的社群经济。云来所首创的场景应用将用户与企业的连接进一步加强,是移动时代一种全新的信息连接方式,将与移动互联网一起构筑属于用户群体的商业未来。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