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53今日阅读:84今日分享:32

锐意创新,巧用逆向思维开启学生智慧

通常人们思考问题习惯以常识作为参照,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逆向思维则与之相反,它冲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向人们习以为常的“千古不变”的“真理”挑战,进而会有新的发现。实践证明逆向思维容易产生发明创新,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因而各学科都应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语文学科也不例外。逆向思维的素材,课文中有,生活中也有,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用心发现。  一、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生活中蕴藏着大量丰富鲜活的逆向思维,教师引导得法,点拨及时就有可能使学生拓展视野,同中求异,见微知著。比如教室门外的菊花,入秋时,尚能傲霜挺立,迎风怒放,可是严冬逼近,寒流侵袭,就容凋色残,日渐枯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他们发现菊花虽然枯萎但花瓣都紧紧围绕枝头。从而得出“宁肯枝头抱着死,不曾吹落北风中”的结论。拓展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作文有话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思考生活,其实就在积累写作素材,我一直要求学生常备一个笔记本,要随时记下自己捕捉的新现象、新问题,字数不限,题材不论,内容随心所欲,有感而发。久而久之,这样的引导势必形成善于观察,勤于分析辨别的思维品质,进而激发创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二、巧用课文,培养学生求异思想  在使用课本教学时要冲破传统观念,挖掘教师自身和学生潜能引爆思维,要力争跳出教材的框架,注意挖掘其内容背后所蕴含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如《烛之武退秦师》是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可读性很强。按教材要求,取其正向思维,那么烛之武渗透着知识分子未被重用的怨尤之气和不计前嫌顾全大局的爱国之意;晋文公颇有置尊位而不顾,礼贤下士敢于自查的大度风范。但如果教师教学时换一个角度引导,那立即会出现一些迥异于前的思维景象:烛之武那老树开花时受宠若惊的卖关之态,缺乏独立个性的依附人格跃然纸上;晋文公那高高在上埋没人才的官僚作风以及“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对知识分子软硬兼施的统治法术昭然若揭。再比如教授《失街亭》时提出:街亭失守责任到底在谁?马谡该不该斩?在学习《项链》一文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玛蒂尔德的“梦想”有错吗?当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后她的内心活动会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提出后,学生思维非常活跃。通过这样有意识的训练,有助于使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思考。时间长了,学生独立思考,精巧构思,作文立意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三、作文教学独辟蹊径锐意创新,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文贵意新,立意新颖,别有情趣,当然会拥有更多的读者,而逆向思维恰恰能引出这样的效果。作文教学中,面对同一话题,同一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求异思维的方法,变换角度,深入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学习了《屈原列传》,我指导学生给屈原画像,同学们洋洋洒洒、激情洋溢创作出了《走出汨罗江》、《不屈的魂灵》、《屈原与民族精神》等一篇篇文采斐然,个性飞扬的佳作。  我们只有活用教材,突破传统对课文思想认识理解的束缚,不断地从课文延伸辐射开来,教师积极热心地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能够丰富学生的认识空间,思考时代的新鲜信息,才能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为课堂注入鲜活的材料,开启学生智慧,锻炼学生思维,学会深刻认识事物、掌握事物本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兴趣,培养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