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50今日阅读:11今日分享:15

如何淡定看待孩子的咬人的敏感期--2岁9个半月

看了笑妈的博客知道了孩子都有敏感期,查了下推荐的那本《捕捉儿童敏感期》,阅读了部分觉得非常好,有想一口气读完的劲头,就在当当定了一本。每一个例子都把它和曦曦联系在一起,看看孩子是不是有过,是不是这一时期还没到,是不是已经过去了。看着每个孩子都觉得像是自己的,沉溺其中,有的孩子让人心疼,有2个例子禁不住眼泪都出来了,有的让人想笑,孩子都真是可爱极了,觉得每个孩子即使做了让大人觉得是错误的事情但在孩子那里也是有理由和道理的,值得去保护和理解,应该从另一个方面取理解孩子。看到咬人的例子想起了曦曦,终于有一个可以对号入座了,其他的我都没有发现,难道我还没有注意到?曦曦咬人好像之前也有吧,只是这2周特别注意了。记忆有点模糊了,只是手臂确实被咬了个牙印子,还有点淤血的感觉,那晚吃饭的时候,她不吃我喂她,她嬉皮笑脸的就咬了我一口,当时碗差点让我仍地上了,忍住恼火告诉她妈妈疼,咬人是不对的,看都出血了。她好像也知道错了样,只是噢。还一次是她摔东西我打了她一下,她就要咬我。力气很大,打人也特别疼。爸爸倚在床上看电视时,她就骑在爸爸身上玩,要不坐身上,要不站身上,一会就咬上了,咬肚子,因为爸爸光膀子的直接就咬到肉了,推她就乱咬,咬衣服裤子,越不让咬就越来劲,饿狼扑食样,呵呵,爸爸让我把她强行拉开。如果曦曦现在是属于咬人敏感期那就好理解了,也不应去怀疑她的人品。不知道这个时期是不是真的一周就能过去呢?引用书中的例子:晨晨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天使。但在满2岁8个月的那段时间,她突然开始咬人了。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在看电视,突然,晨晨的妈妈恼怒地大喝一声:“怎么这么不象话!”就在妈妈扬手要打的那一刻,晨晨的表姐也惊叫了一声。她们俩先后被晨晨咬了一口!我赶紧挡住了妈妈的巴掌:“孩子可能到了咬人的敏感期。”说时迟那时快,我也被咬了一口!疼得我真想发火,但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把晨晨轻轻抱在一边。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做了充分的防备,晨晨不再能轻易地咬到谁了,她只好趁着和你亲近的时候咬你一口,有时咬不着手和脸,她就咬衣服,但她从来不咬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一个多星期过去后,澄澄不再咬人了。我手臂上被她咬的那片淤血还在,跟$2老师沟通后我知道了:咬人的敏感期在2岁半到3岁出现,孩子咬时并无恶意,把他抱在一边就可以了。孙瑞雪:我们观察了部分2岁的孩子后发现,他们在咀嚼一些食物(如馒头、面包、硬一些的水果)时,口形和咀嚼的方式像老人,牙齿无力。显然,两岁以前他们吃的食物几乎都是稀软的。在长牙的敏感期,应该给幼儿提供较硬的食物让他练习咀嚼,他们常常会嚼了吐,吐了又嚼,但从不咽下,有时会被卡住,但幼儿会自我调整。口的敏感期在0——1岁出现,孩子尝试着用口(也包括牙齿)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发展他的认知能力。有的孩子敏感期度过得很好,1岁之后不再有这一特征,但很多孩子却在2岁左右开始“咬”人。这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东西,如大象的鼻子等,但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孩子会明确告诉你,咬橡胶不好,咬皮肤的感觉才好。咬皮肤似乎能很快满足这一敏感期,并让孩子迅速度过去。然后,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后补:应该是2个多星期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曦曦就没有了再咬我们尤其是爸爸的行为,在要咬或是咬的时候都是制止的,不知道孩子是不是顺利度过了这一时期呢?还是被我们又给压抑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