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37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陨石鉴定常识

按其成分大致可分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3大类。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3.5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 7.5~8.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5~6.0间。陨星的形状各异,最大的陨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 号陨石,最大的陨铁是纳米比亚的戈巴陨铁 ,重约60吨;陨铁石之冠是山东莒南县的“大铁牛”,约重4吨 。 陨石的地球年龄,又叫做陨石的落地年龄,是指陨石坠落到地球表面以后所经历的时间。由目击确定坠落到地球表面上的具体时间的陨石,数量是很少的。大量的陨石落地年代不明,仅南极洲就有数千块。 为了研究这些陨石的落地历史,就必须测定它们的地球年龄。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宇宙成因放射性核素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陨石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以后,不再受到初级宇宙线的照射;陨石自落地时开始,其宇宙成因放射核素,便将按放射性衰变规律而逐渐衰减。若测得陨石的放射性强度,估算出陨石落地时的放射性强度,则利用相关公式,即可求得陨石的地球年龄。已测定的石陨石的地球年龄通常小于2万年。铁陨石的风化作用较慢,其地球年龄最高。形成 陨石形成年龄,是指陨石在宇宙空间最后冷却、固化与形成至今的时间。利用陨石形成年龄测定的地球形成年龄,称为“陨石地球年龄”。陨石形成年龄,可用各种放射性测年方法测定,包括:铀-铅法、铅-铅法、铷-锶法、钐-钕法,等。大多数陨石形成年龄为4.6×10年。少数铁陨石和石陨石的、用铷-锶法测定的形成年龄,小于4×10年。其中,有一块陨石(Nakhla,无球粒陨石),用铷-锶法、钐-钕法测定的形成年龄,为1.3×10年。综合来看,多数陨石大约形成于4.6×10年。若太阳系所有行星都是同时形成的,则陨石形成年龄即可作为地球形成年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