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83今日阅读:100今日分享:18

如何预防婴幼儿过敏,可用抗过敏益生菌

过敏性疾病是全球18岁以下儿童的第三大疾病,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家族史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剖宫产和普通整蛋白配方奶粉人工喂养均会增加婴儿患过敏的风险。  宝宝发生过敏,通常较难治愈,并且会影响宝宝一生。即使是轻度的过敏性疾病,如最常见的湿疹,也可能会在长时间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而且,有一部分婴儿期发生过敏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来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的风险大大增加,过敏原种类也可能从一种增加到多种。这就是常说的过敏的发展历程被启动。  因此,过敏的预防十分重要。  过敏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过敏有较强的遗传性,而剖宫产和普通整蛋白配方奶粉人工喂养均会增加婴幼儿患过敏的风险  当人体免疫系统对来自空气、食物、水源或接触物中天然无害物质出现过度反应时,就可视作过敏。而孩子由于自身的发育不成熟,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婴儿,因为肠道的卫士——肠道菌群还没有排兵布阵到位,宝宝的肠道还有缝隙,容易被过敏原钻空子,从肠道缝隙进入血液,引起过敏;更为关键的是,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会产生不正确的免疫反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的改变,全球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过敏性哮喘和湿疹的发病率现已接近20%,严重影响儿童乃至成人期的健康,也极大增加了疾病负担。以英国为例,40年间,英国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增长了4—6倍,20岁以下人群湿疹的患病率为16%—20%。作为18岁以下儿童的第三大疾病,过敏性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城市婴幼儿的过敏性疾病患病也呈不断上升趋势,1990—2010年,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在城市地区增加了3倍。为了解我国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患病的发生情况,分析过敏发生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探索可能的过敏预防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于2014—2015年在国内首次全面开展了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雀巢营养科学院为此项目提供了资助。  项目历经一年,在全国33个城市展开,共调查了0—24月龄婴幼儿11,950例。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婴幼儿家长中有40.9%报告孩子曾发生过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症状;0—24月龄婴幼儿各类型过敏性疾病的现患率为12.3%,以皮疹瘙痒、眼鼻症状和胃肠道症状为主。“皮疹瘙痒就是民间说的湿疹,是困扰婴幼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敏症状。”妇幼保健中心蒋竞雄教授介绍说:“0—24月龄婴幼儿当中,遭受过敏困扰最严重的年龄段是0—6个月,现患率高达19.6%。”  调查发现,父母有过敏史是与婴幼儿过敏发生关联性最强的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双方均无过敏史,婴幼儿发生过敏的比例为37%;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婴幼儿发生过敏的比例会升高至65%。另外,剖宫产和普通整蛋白配方奶粉人工喂养均是婴幼儿过敏发生的危险因素。剖宫产是无菌分娩过程,不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激活和成熟,剖宫产出生的婴幼儿中有44%出现过敏性疾病症状,剖宫产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联强度相对于自然分娩为其1.3倍;出生3天内添加过普通整蛋白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联强度相对出生3天内未添加普通整蛋白配方奶粉婴幼儿的1.4倍。此外,孕期使用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经常使用消毒剂或杀虫驱蚊剂、吸烟或经常接触吸烟环境,给婴幼儿接触毛绒玩具、接触杀虫驱蚊剂、使用解热镇痛药也会增加婴幼儿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过敏难以根治,一旦发生,即启动了过敏的发展历程,所以必须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控制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及其合并症的发生  蒋竞雄教授提醒人们注意调查中的一个现象:“这1万多例孩子中,被确诊为过敏性疾病的比例是19.8%,而有40.9%的家长自述他们的孩子曾经和当时出现了过敏性症状。这或许是因为家长对过敏性疾病认识不足,并未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雀巢大中华区首席医务科学官李文军也认为很多家长不重视过敏,“事实上,过敏一旦发生,就启动了过敏的发展历程,难以彻底治愈。表面上来看,皮肤症状消失,但体内的过敏反应一直存在。发生过敏的孩子,本身遭到疾病的困扰,也给家庭带来时间和经济上的负担以及心理压力,对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过敏对婴幼儿的健康会产生哪些危害呢?过敏主要累及皮肤、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除了最常见的过敏症状湿疹外,宝宝还会出现吐奶、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再长大一些,还会出现哮喘等症状。  过敏对于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拿湿疹来说,它对婴儿娇嫩的皮肤是一种严重的损害。湿疹往往非常痒,婴儿可能会在被褥或毛毯上摩擦皮肤以减轻瘙痒,如果抓挠溃破,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有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湿疹患儿会发生反复感染,表现为复发性鼻炎、咳嗽,甚至在普通病毒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喘鸣。皮肤症状的恶化甚至会使孩子无法入睡,影响宝宝身体发育,同时也影响家长的正常睡眠。家长由于担忧和缺觉,在工作中可能会表现欠佳甚至出错。有研究发现,长期患病儿童的母亲焦虑和抑郁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如果导致过敏的食物是重要的营养来源,如牛奶蛋白、鸡蛋等,过敏还会使宝宝摄入营养受限,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宝宝发生营养不良。  最关键的一点是,有一部分在婴儿期发生过敏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来发生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风险大大增加;而且引起宝宝过敏的过敏原种类也可能从一种增加到多种。这就是常说的婴儿过敏的发展历程。而宝宝一旦发生过敏,一般只能采取回避过敏原及对症治疗的方法,通常较难治愈,并且会影响宝宝一生,因此,过敏的预防十分重要。  过敏性疾病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应当引起医疗保健工作者、孕妇和婴幼儿家长的足够重视,卫计委妇幼司巡视员张伶俐表示,此次调查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婴幼儿过敏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妇幼保健中心将继续带领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不断开展深入调查和科学研究,探索将儿童过敏预防的工作纳入整个妇幼健康服务工作中,探索适合我国的服务模式,有效地将预防关口前移。据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金曦介绍,妇幼保健中心未来将会采取一系列积极的策略措施,包括组织实施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预防干预纵向研究,研究探索过敏预防干预方法;开展医务人员专项培训活动,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过敏性疾病的识别和诊治能力;在孕期和哺乳期对孕妇和新生儿进行过敏风险筛查,对筛查出的过敏风险人群进行过敏预防干预指导,以期减少婴幼儿过敏的发生,同时,对已出现过敏症状的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减轻或消除其过敏症状;针对婴幼儿和孕产妇家庭大力宣传推广过敏预防知识,以加强婴幼儿和孕产妇家庭对过敏的防范意识,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控制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及其合并症的发生。  怎样预防过敏的发生?  ●准妈妈避免接触过敏原  如果怀孕前或怀孕期间出现食物过敏,要尽可能躲避过敏的食物。如果胃肠不适,可以服用活性益生菌。另外,准妈妈也要避免接触二手烟。  ●自然分娩  胎儿的肠道是无菌的环境,婴儿出生后,如果让益生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尽早在宝宝肠道安家落户(定植),将对预防过敏起到重要的作用。自然分娩时,宫缩发生会使宝宝有吞咽的动作,这是益生菌在宝宝肠道定植的第一步。婴儿通过母亲产道娩出时,宝宝口鼻会接触母亲产道的有益菌,这是预防过敏的第二步。  ●第一口尽量喂母乳  宝宝出生后,最好半小时以内就吸吮妈妈的乳头,宝宝在吸吮乳汁的同时会把细菌吃进去,有利于早早营造肠道的健康环境。母乳中的蛋白对于宝宝来说是同种蛋白,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而且,母乳喂养的过程是有菌喂养,可以帮助宝宝的肠道菌群尽早建立。  ●早期谨慎使用普通配方奶粉  对婴儿来说,牛奶和鸡蛋是最主要的食物过敏原,年龄越小,过敏的越多。食物过敏还存在着“交叉反应性”,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能对羊奶也过敏,并且其中40%的宝宝还可能对大豆也过敏。  新生儿肠壁的通透性较高,大分子的完整牛奶蛋白很容易经过肠道进入宝宝体内,极大地增加过敏的风险。经过医生评估母乳不足时,应该选择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的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并至少持续半年以上,以达到一定的过敏预防作用。  ●适当食用抗过敏益生菌抗过敏益生菌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理过敏体质、调节免疫功能、提高肠道黏膜对过敏物质的抵抗能力等方式预防过敏的发生。婴幼儿可以采取食用敏仕通益生菌或添加了抗过敏益生菌或者益生元的配方奶粉、发酵的食物来补充益生菌,达到预防过敏的目的。  ●按时、合理添加辅食  宝宝出生后6个月,要按时添加辅食,添加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添加不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铁强化米粉,之后逐渐添加蔬菜、水果、肉类、蛋黄、鱼虾、蛋白等食物。  2.父母过敏的食物,最好在婴儿期后再尝试给宝宝添加。  3.鸡蛋蛋白、坚果、鱼虾等食物是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种类,最好在婴儿1岁后再给宝宝添加。  4.如果宝宝在出生后6个月内曾经有湿疹等过敏症状,上述容易发生过敏的食物最好在10个月后再尝试给宝宝添加。  5.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如果宝宝发生明确的食物过敏,最好在满1岁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再尝试添加这类食物。  ●合理使用抗生素  家长对待抗生素的态度通常有两种:1.依赖抗生素,宝宝感冒发烧也使用抗生素;2.谈抗生素色变,在宝宝应该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病情一有好转就匆匆停药,生怕用多了副作用大。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宝宝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过敏的风险。所以,没有细菌感染不要给宝宝用抗生素;需要用的时候,则一定要用足疗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