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67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高中学生如何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论证“五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表达交流部分明确要求:观点要明确,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进一步提高记叙、议论、叙述、描写、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议论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表达方式之一,因而议论文也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可是现实情况是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不会写作议论文,主要原因是前几年高考话题作文一统天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淡化了文体意识。基于这种情况,学生写记叙文多叙述,缺乏生动、形象的描写;写作议论文,不着边际的叙述代替了深刻有力的分析;写作说明文,不知如何下笔。   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议论这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因此议论文也成为高中学生必须学会运用的一种文体。针对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老师应该担负起引导者的责任,指导学生写作,切实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我认为,教给学生具体论证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了如下几尝试,略见成效,仅此抛砖引玉。
方法/步骤
1

喻证法   喻证法就是比喻论证,是将比喻用于论证观点,是形象论证的方法,它能将抽象的说理变为形象的论述。   虽然高中学生对议论文的相关知识非常熟悉,可是在写作议论文时运用的论证方法很单一,因而写出来的作文在写作形式上毫无新颖之处。学生如果能认真学习高中语文教材的议论文,在具体写作时借鉴其论证方法,那么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论证思路清析的议论文将不是一件难事。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寡人之于国也》、《劝学》、《拿来主义》等都是运用比喻论证方法的课文。现以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为例,来分析比喻论证在课文中的具体运用以及表达效果。面对自称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的梁惠王,孟子在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这个问题之前,并没有直接向梁惠王提出实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而是用“王好战,请以战喻”的方式启发梁惠王,接着顺理成章地指出“施仁政、行王道”是解决“寡人之民加多”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试想一下如果孟子直截了当地向梁惠王提出以仁政治国,梁惠王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其观点吗?由此可见,在写作议论文时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不仅能把抽象的道理表达地具体生动,明白易懂,而且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类比法   类比法,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相同属性或相似点进行比较、对照,由个别推出一般的推理方法。   在教“坚持”这个话题时,要求学生写成议论文,并且一定要运用类比法进行论证,先由他们把已学过的课文中的类比法的例子找出来,马上想到《拿来主义》中的尼采的例子,然后我顺势利导,有的学生就想到《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愚公是坚持的,也有的学生说愚公是傻子的坚持,那我就要学生举出生活中傻子坚持成功的示例,通过提示,比较爱好音乐的学生童冰就说:傻子指挥家周周。至此,我也就小结,写作议论文就是好要学会运用论证方法,并有机的与你们作文的论点联系起来,文章也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4

归纳法   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然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特证,从而得到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个结论正好是你要证明的论点。如前面所举的“次道德”材料,也可以归纳材料中三件事发生的原因,然后归纳出他们的共同点,这样可以有力证明论点,我们可以这样分析西安劫匪和司机开车撞人事例:抢劫不成,反救了不堪威逼的受害者,他们是害怕逼人跳河身亡,自己也就罪加一等;开车撞人,先打120再逃跑,是良心不安,受害人去世,做鬼也不会放过他,但囊中羞涩,只好让受害人买单。这实际上是逃避责任,然后归纳两件事的共同点:“次道德”出现并不完全出于内心的真善美,同样也是自私、逃避责任的产物。这样,否定“次道德”也就顺理成章了。

注意事项

总之,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就一种运用,也可以几种运用,甚至可以综合运用,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将论点与论据有机联系起来。议论文写作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能教给学生运用论证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提高他们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有可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闸门,激活学生的灵感和写作思路,学生就可以不断创作出思路清晰,富有说服力的议论文,更好地提升高中学生的作文质量。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