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65今日阅读:22今日分享:22

小孩发烧-我的用心总结

关于发烧编前语:自从有了宝贝后,小东西的一举一动一点轻微的变化都时常纠结着我的内心。尤其是每每他生病、发烧,不舒服的时候。在这里,我就发烧,借鉴也实际操作了一些别人的东西,觉得以下对自己也对当了父母的同胞们有用,所以就放在这里了。‍首先要知道小孩的正常体温参考值: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一般来说,孩子的腋温超过37.5℃,就意味着已经发烧了。一、小孩发烧的原因:1、天热时穿得过多;水喝的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2、积食、消化不良;胃肠道感染。3、感冒;肺炎;扁桃体炎;气管炎;脑膜炎或其他疾病。3、预防注射,如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疫苗引起。如果患者是小孩子,则需特别注意,因为他们还不会表达他们的感受。给他们穿过多衣服或把他们置于酷热的场所,都可能引起发烧。脱下过多的衣物,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但如果孩子因此而打寒颤,则说明衣物太少,应该增加,直到不冷为止。(简单方法: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后背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同时,勿使室温过高,医师通常建议勿超过20-25度。同时,应让室内适度地透气,以帮助复原,并保持柔和的光线,使病人放松心情。二、发烧也有好处: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重要的防御反应。炎症引起发热时血管扩张,血液加快,局部和全身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能力增强可以抑制致病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其他淋巴细胞消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提高,可以促使炎症消退。因而,对于38摄氏度以下的发热,不必匆匆降温退热。见烧就退,可能掩盖病情,不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烧是人体的国防系统和外来入侵的病原作战的结果,发热越高,说明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但并不意味着疾病越严重。同时发热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对人体的破坏。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最合适的生长温度就是37度,温度升高,病原繁殖能力会明显降低。不要着急把体温减至正常!高热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可以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导致重要器官的损伤。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5岁以下患儿在发热时易发生惊厥,从而对大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对小儿发热,尤其是高热应及时予以退热处理。三、发烧的处理方法:1、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不要使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物理降温的方法:①37-40度温水擦浴: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拍擦。②温水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③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尽量不要用酒精或冷水降温,因为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④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⑤如果孩子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然后再按摩。(如果孩子因为受凉引起感冒,应该首先给孩子祛寒,让孩子全身暖起来再按摩,如果只是单给孩子按摩,按摩多了,孩子就容易气虚,这样孩子体内有寒,同时咳嗽再加上气虚,就会出现哮喘症状。第二天的继续治疗非常关键,如果治好了,病情就不会再反弹,孩子也不会再发热了;但如果孩子体内的寒湿过重,还没祛干净,孩子会在下午以后又烧起来。)2、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或栓剂。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注意,选择正确的感冒药很重要。如果孩子是咳嗽、发热、咽红肿痛等症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中药,比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如果孩子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可服用感冒清热颗粒等。3、按宝宝年龄选择退烧药。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3、应及时送医院呢的状况:①高烧39.5℃以上。②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③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④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⑤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⑥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四、临床退热药物介绍:1、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2、布洛芬,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副作用相对较小。3、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一般小剂量短时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临床常用赖氨匹林注射给药,见效快。但是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一种严重疾病)的现象屡有报道,需要密切注意。4、尼美舒利,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退热效果相对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对也较大,特别是对肝脏的副作用屡有报道。5、消炎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退热效果,由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肝功、肾脏和血液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6、安乃近,是一个古老的退热药物,退热效果迅速,由于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伤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才用于紧急退热。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口服给药已不被采用,可使用20%溶液进行滴鼻退热。7、中药退热药,很多中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而且所含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作为退热药物使用。8、注意:一般情况退烧药的退烧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五、发烧的其他注意事项:1、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不明时最好不要滥用消炎药物,因为“是药三分毒”,若是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身体康复。2、退热药剂量过大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害。退热作用过强会引起出汗过多,体温突然下降可致虚脱。3、婴幼儿发热须依有经验的儿科医生处方用药,不可大意。曾有报道,应给予婴儿几滴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父母却按儿童用量给予了一小勺,结果引起了婴儿严重的肝脏损害。4、使用退热药后要适当多饮水,这既是儿童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也有助于药物的代谢与排泄,以避免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5、婴幼儿的抵抗能力和体内抗体都比成年人弱,因此可能在成人身上的轻微副作用在婴幼儿身上就表现为毒性或者产生更严重的副作用,严重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如抗生素中的氨基糖甙类、磺胺类、氯霉素等,这些药物对婴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家长不要胡乱给宝宝吃药,对于有些轻微的疾病,宝宝本身有自愈的能力,给宝宝吃药反而会有副作用,如果家长觉得宝宝的情况严重的话可以带宝宝去医院,应在遵循医嘱的情况下用药!6、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发烧时,不要随意带孩子打针输液。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家长宣传的健康理念之一。这是因为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副作用比较大。如果孩子腋下的温度超过了38。5℃,这时确实应该给予退热治疗,可以先选择口服退热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安全、有效的药物是用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原料制成的药片。这类药物解热的作用比较好,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小,通常口服30分钟后就会产生退热作用。服药后如果不能起到退热效果,再考虑打针或输液。当然,为孩子选择何种药物、吃多少剂量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感冒发烧饮食六忌感冒发烧时煮点白粥喝,患者应该尽量多休息,多喝开水,保持室内通风,在饮食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不存在尽量多吃食物一说,保持足够的能量即可。一般以清淡食物为主,并搭配一些新鲜水果,没有必要在食物的量上做过多计较。1.忌多吃鸡蛋: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2.忌多喝茶: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3.忌多喝冷饮: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4.忌多食蜂蜜: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5.忌多食辛辣: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6.忌强迫进食: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小孩发烧 38.5以上 38.5以下 饮食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