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1今日阅读:82今日分享:48

n加3赔偿怎么计算 举个例子

N加3支付给劳动者赔偿金的计算方法,这个公式里面的N的劳动时长,加3代表在工作时长的基础上加上3。然后用这个数去乘以劳动者薪酬,支付给劳动者的赔偿金总额。接下来就N与薪酬这两个比较重要的数据进行一下说明
劳动年限N计算
1

工作年数为整数:这种情况下计算N的方法比较简单,直接取工作年数就可以,比如工作了3年,N就取3;工作了5年,N就取5。

2

工作年数不为整数:这种情况又分为两种:不超过6个月的,按6个月,即0.5年算;超过6个月的,按1年算:1、该员工为企业工作时长为2年零5个月,则劳动年限为2+0.5=2.5年2、该员工为企业工作时长为2年零7个月,则劳动年限为2+1=3年

月薪计算
1

这里的月薪供职的最后12个月总收入除以12。这里的总收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项目奖金、年终奖等。举个例子:员工A解除劳动关系前12个月的基本工资总额为12万、绩效工资1万、项目奖金3万、年终奖5万、其他收入1万;那么该员工赔偿金计算公式中月薪的计算如下:(12W+3W+5W+1W)/12=17500

2

这里大家注意,在进行赔偿金支付时,都使用劳动合同中写的基本工资为标准,来计算赔偿金,这肯定是违法的。大家可以进行申诉要求按照总收入的标准来计算赔偿金。保留好工资收入流水即可。

赔偿金总额
1

根据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一下:员工A在企业工作了5年,最后12个月的总收入除以12为17500元,那么按照N+3标准来算,则该员工最后可获得的赔偿金为17500*(5+3)=17500*8=14W,最后该员工可获得14W的赔偿金

2

这里很多小伙伴会问了,赔偿金要交税么?答案是当然的,但是交税的门槛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涉及。法规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