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50今日阅读:100今日分享:18

消化道早癌病理基本知识

1.早期食管癌(T1N0M0)包括黏膜内浸润癌和黏膜下浸润癌,无淋巴结转移证据。如癌局限于上皮内称原位癌或上皮内癌,如癌已侵入肌层则为中期食管癌。晚期食管癌是指癌已侵透肌层达外膜或外膜外组织。早期食管癌看不出病变或仅粘膜粗糙、糜烂或呈斑块乳头状突起,以糜烂和斑块状为多见。2.早期贲门癌(T1N0/1M0)包括黏膜内浸润癌和黏膜下浸润癌,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证据。3.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Kodama分类将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分为:小黏膜(<4cm)、浅表扩散癌(>4cm)、穿凿型(<4cm)。小黏膜癌和浅表扩散癌均限于黏膜层(小黏膜M和浅表M)或灶状浸润黏膜下层(小黏膜SM和浅表SM)。在穿凿型(包括2个亚型:PenA和PenB),浸润黏膜下层的范围比上面提到的两型更广泛。PenA型的浸润前沿呈挤压状,它比PenB少见,PenB呈多点浸透黏膜肌层。4.预后在早期胃癌中,小黏膜癌、浅表癌和PenB病变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血管浸润率低,外科手术预后好(10年生存率大约90%)。对比起来,PenA型病变的特点为血管浸润率及淋巴结转移率高,手术后预后差(5年生存率大约64.8%,与结肠腺癌相反,结肠癌如果边缘呈挤压式则预后较好)。上述的多种方式共存者为混合型。5.早期胃癌的分类早期胃癌是指发生于胃粘膜下层以上(未侵犯肌层)的癌,可有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其中表浅型又分为表浅隆起型、平坦型和表浅凹陷型。隆起型:息肉状病变明显高于周围的正常胃粘膜(大于正常粘膜厚度的2倍),常为有蒂或广基性胃息肉的早期癌变,癌细胞常限于粘膜层内。浅表型 :病变较平坦,又分为以下几型表浅隆起型:病变稍微隆起于周围正常粘膜,呈平盘状。表浅平坦型:病变处粘膜无明显异常,可稍显粗糙。表浅凹陷型:病变处粘膜浅表凹陷。深度限于粘膜层内,形成癌性糜烂。凹陷型:病变处粘膜明显下陷,形成深达粘膜下层的溃疡,最多见。6.胃癌Lauren分类:分为2种主要类型,即肠型和弥漫型。肠型和弥漫型比例大致相同的肿瘤称作混合型。7.制片步骤1.在固定ESD标本的泡沫板上,标记该标本在体内的相对位置,例如口侧、肛侧、前壁、后壁等,便于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内镜表现相对照。2.固定标记好的标本及时浸于10%中性甲醛溶液中,并将标本固定6~48h。3.需要临床提供的病理检查申请单信息齐全包括病史、内镜下病变的表现和分型、既往活检的病理诊断等.4.将固定后的ESD标本在组织取材前拍照,测量记录切除黏膜的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和厚度。5.肉眼观察黏膜表面的颜色,是否可见明显的病变,大体分型,病变的轮廓是否规则,有无明显隆起或凹陷,有无糜烂,临床是否特殊标记,病变黏膜与周围正常黏膜的位置关系,病变与黏膜侧切缘最近距离。6.确定病变位置及范围。确保能将主要病变置于第一刀的位置并有效取材。7.选择标本改刀方向:查看病变距黏膜切缘距离,选取垂直于最近切缘切线方向进行切割,保证病变与最近切缘的关系在同一条组织上可视(谨记第一刀取材在病变最显著处)。8.确定改刀方向后,先在最显著病变部位距病灶旁侧1mm下刀,然后再向两侧按照2-3mm的距离依次平行下刀切割,将所有的组织取材检查,取材后拍照(便于与制片后切片对照,并可在ESD标本照片上标记不同区域病变黏膜的病理诊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空间位置关系)。9.将ESD标本全部取材、拍照后,将组织块按顺序依次平移入脱水盒,并记录脱水盒序号和每盒中组织块数(必要时可画示意图)。放入前先在脱水盒中垫薄层海绵,放入后再加覆薄层海绵,确保组织块在脱水盒中位置固定,减少脱水过程对组织块收缩扭曲的影响。同时,每个脱水盒放入组织块不超过4条。10.若仅有常规脱水盒,可在确定最近切缘垂直切割方向后,将欲切割方向粘膜纵轴最长距离与脱水盒比对,若长于脱水盒有效距离,需在平行于最近切缘切线方向选取合适位置将ESD标本改刀成两片,尽量将粘膜病变纳入同一片取材组织上,便于读片测量;确定是否水平改刀后,先进行水平方向切割,再进行垂直切割。11.制片标准:修整蜡块,要求连续切6到8个组织面,捞取在同一张载玻片上;常规HE染色,封片。12. 肿瘤侵犯的深度(SM1 )胃:<500μm 食管:<200μm 结肠:<1000μm。8.食管基底细胞增生:上皮基底细胞层增生厚度≥上皮全层的15%,细胞核增大,但细胞核无显著异型性,细胞排列无极向紊乱。9.低级别上皮内肿瘤该组病变为肿瘤性病变,但发展为癌的几率较低,可随诊或局部切除。组织形态学与周围组织有区别。表现为腺体拥挤、密集,但多数为圆形、椭圆形腺体,很少有复杂的分支或乳头状结构。细胞核杆状、拥挤、深染、无明显核仁,呈单层或假复层,位于腺管的近基底部,细胞核的极向仍保持。核分裂象可增多,无病理性核分裂象。10.高级别上皮内肿瘤 该组病变为肿瘤性病变,形态与上皮内的癌难以区分,发生浸润及转移的风险很高,应局部或手术切除。病变与周围组织形态学变化截然不同。腺体的结构混乱,除密集拥挤外,常见复杂的分支和乳头状结构,大小差距显著。细胞核多形性明显,近圆形且不规则,深染,核质比增大,易见明显核仁。单层或多层排列,且细胞核的方向混乱,极向消失。可以见到病理性核分裂象。当出现不确定的浸润时,可归入“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可疑浸润”。来源:高医临床与病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