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85今日阅读:75今日分享:44

萎缩性胃炎如何正确用药?

【导读】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上这种病的根本原因是胃粘膜出现了病变。因此,保护和修复胃粘膜,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非常重要。萎缩性胃炎,您知多少?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粘膜变薄,粘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大便异常及虚弱等。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黏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同时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不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胃部出了问题,不能马虎大意,尤其是病症严重者,应当到医院做胃镜检查,及时治疗,以免小病变大病。治疗萎缩性胃炎,需慎重选择药物患上萎缩性胃炎,很多人会变得非常恐惧,于是盲目选择抗酸药物或者保护胃粘膜、消炎的药,使用非常单一的或者联合用药,但是效果不尽人意。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抗酸药:只是表面上抑制和中和胃酸;胃酸继续分泌后依然会刺激胃溃疡面引起疼痛;2、保护胃粘膜的药:单纯保护胃粘膜 , 不具修复能力,且药物中的重金属成份大量蓄积在体内,不但有害于健康,而且也不利于胃部的自我修复;3、消炎药: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但是长期使用不但会产生耐药性,还使病情加重。治愈萎缩性胃炎,修复胃粘膜是关键不少萎缩性胃炎患者吃了不少药,胃病却还是反复发作,最后不得不沦为名副其实的“药罐子”。这是因为患者不知道,萎缩性胃炎归根结底是因为胃粘膜受到损伤导致,更加不了解胃粘膜的重要性。胃粘膜是存在于胃部内壁的一层很薄、很脆弱的粘膜组织,柔软,活体呈橘红色。大家有没有想过,胃可以消化食物,为什么不会把自己消化掉呢?那是因为胃的表面粘膜可以产生一些物质,这些物质聚集在粘膜表面可形成一层保护膜,胃粘膜防止胃酸进入胃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胃病是怎么来的?人缺乏运动或是焦虑抑郁,胃的运动就会减慢。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变长,刺激胃酸不断产生,破坏了胃粘膜的保护层,引起胃出现炎症、溃疡;如果胃产生反向运动,就可能出现胆汁反流,食物甚至可以反流至食管,这种反向运动和胆汁的刺激也可引起胃的炎症。胃可以像皮肤一样,在出现伤口后进行修复。如果不良刺激一直存在,胃的修复功能就可能出错,形成胃息肉、胃壁增厚造成梗阻甚至胃癌等不良后果。由此可见,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多种胃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胃粘膜受到损害。胃粘膜如同一堵天然“屏障”保护着胃壁的安全。一旦负担过重或刺激过强,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随之而来的就是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一系列胃部不适的症状。假设胃粘膜完全消失,在胃酸强腐蚀和幽门螺旋杆菌的侵害作用下,3天内就会失去胃动力 ,只要5天,胃酸就可以像消化食物一样将你的胃全部“吃掉“,10天内就让1厘米的溃疡面扩大27倍!很多萎缩性胃炎患者盲目选择药物控制病情,使用之后症状缓解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炎症没有清除出去,胃粘膜没有修复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胃炎才会反复发作,造成了糜烂性胃炎难治好的误区。如果不及时修复胃粘膜,就有可能导致胃出血、胃溃疡等严重危害,甚至变成胃癌。胃癌的发展脉络为: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因此,对于萎缩性胃炎应及早诊断和治疗,以免错过治愈良机。要想达到治愈胃病的目的,需要进行有效保护和修复胃黏膜、清除溃疡和糜烂组织、杀菌,才能真正从根本摆脱胃病!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