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96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作为人类延续的必须,也是人作为社会一员对这个社会应尽的责任,当孩子长大融入社会后,谁也避免不了参加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活得生存资料的社会劳动。。。。。。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是作为一个好公民的必备,也是成为一个幸福劳动者的需要,那么怎样从小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呢?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这一点作为父母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方法/步骤
1

一,帮助孩子树立起劳动观念 劳动最光荣,劳动的观念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从小就要让孩子习惯劳动,它的价值不是在于孩子完成了什么任务,多大程度上减轻父母的负担,而是在于这是一种培养手段,告诉孩子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理念 。

2

二,让孩子从自我服务做起 由于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等特殊情况,可以让孩子从自我服务做起:整理自己的小床、书桌、洗袜子等等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可以承担家中一些固定的劳动,比如:扫地、倒垃圾、收拾碗筷、帮长辈盛饭等。让孩子明白 不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作为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家庭中,还有义务为这个家庭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3

三,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公益性劳动 如果有机会,在不影响孩子学业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多参加所住区域的公益性的义务劳动, 比如:打扫公共卫生、社会服务活动等,通过身体力行,目的是让孩子明白,通过劳动才可以换来干净的生活环境,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正是无数人辛勤劳动换来的,使孩子懂得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当别人为自己付出劳动时要真诚的说声谢谢,养成爱护环境、保持清洁的好习惯。

4

四,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创造性的劳动实践 除了日常劳动、公益劳动还要鼓励孩子 多参加创造性的小制作、小发明等创造性实践劳动。创造,它在于需要孩子发挥自己的才智,并不是统一指挥下的按部就班,实践,在于孩子自己用手实现着自己的构想,也许只是一些小玩意、小实验,但是在具体操作中,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也发挥其中了,让孩子养成既动脑又动手的习惯,让孩子体会在付出劳动所获得的成就感和快乐,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后许多科学家童年不就是走的这条路吗?

5

五,家长不要包办,要学会要放手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心疼孩子,总想到孩子还小等孩子长大了再让孩子参与劳动,也有的父母怕孩子耽误学习时间,一切本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下来。要知道作为父母,你们现在对孩子的溺爱,不学会放手的话,一旦孩子在意识中形成什么事都是父母的,不关我的事,那么孩子就没有自觉劳动的要求,随着孩子的成长,就有可能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这并非危言耸听,说大点,以后在社会上是个总想不劳而获的人,说小点,以后在小家庭中是个酱油瓶倒了都不会扶的人,后果会是什么?我想大家都意料得到。所以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还是要从小抓起。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