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901今日阅读:60今日分享:41

虾疣虫病的病原与防治方法

最近小编收到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关于虾疣虫病的病原与防治方法的步骤,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
方法/步骤
1

首先,病原病原为等足目中的一些寄生种类,俗称为“虾疼由雌体略呈椭圆形或圆形; 雄体长柱状,或“鳃虱”。雌雄异体,较雌体小,附着在雌体腹部,共同寄生在虾的鳃腔中。

2

然后,症状从外表可看到对虾头胸甲一侧鳃区或两侧鼓起,形成膨大“疣”,“疣肿”直径10 毫米以上,高度3~5毫米由于虫体的寄生可使虾鳃受到挤压和损伤,影响对虾的呼吸。有的引起生殖腺发育不良,甚至完全菱缩,是虾体失去繁殖能力,流行情况的广西、广东沿海的短沟对虾和新对虾中发现此虫,感染率2%左右。

3

然后,防治方法病因发现对虾摄食了底栖蓝藻后可中毒,已证明可引起中毒的蓝藻主要为颤藻科的钙化裂须藻。从养殖在水槽中的对虾分离出的钙化裂须藻有3 个不同的藻株。

4

然后,已实验性地证明颤藻科的咸淡水螺旋藻也具有致病性。大微鞘藻也很可能是致病蓝藻之一。这些蓝藻体内含有一种藻毒素,是由脂多糖类组成的内毒素。当对虾吞食了着下蓝藻后,藻体被消化破碎,释放出毒素,对虾吸收后中毒。

6

最后,有的病虾肝胰脏萎缩或坏死,病虾嗜眠、厌食、体表略呈蓝色,皮上带有棕黄色或浅黄色斑点。生长缓慢,体长明显小于健康虾,腹肌不透明,鳃及体表往往有共栖生物附着,如固着类纤毛虫和丝状细菌等。

注意事项

上述方法为小编整理所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