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71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43

如何正确练习传统内家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项含有道家哲学思想、老少皆宜的运动。目前太极拳的流派很多,除了流传甚广的24式简化太极拳之外,还有杨氏、陈氏、吴氏、孙式、武式等,不同的流派招式不尽相同,练习方法也大相径庭。在这里以吴式太极拳的起势为例,介绍几个基本概念,其中有练功夫的要领,也有传统内家拳的一些基本要义。       起势动作大家都知道,动作上无非是向左横迈步,提手落手同时半蹲,这里也不例外,但是本文要介绍一个不太寻常的练法,即通过意识来运动,所谓“用意不用力”就是这个道理。
工具/原料
1

舒服的场地

2

宽松的衣服

3

一颗平静的心

4

对身体上必要穴道的位置和名称有一定了解

方法/步骤
1

站姿:面南而立,双眼平视,看向前方,双脚平行,间隔大约一拳,全身松而不垮,含胸收腹,胯向前送(不要翘臀)。双臂自然下垂,周身不要有过度紧绷的肌肉,意识放空,静下心来,体会松,静,自然的状态。       此状态下,即便有人使力来推,始终保持状态不去管它,那人是推不动的,这像极了“九阳神功“中“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的要义。

2

松、静、自然的状态要始终保持,这时想一想鼻尖,再想一想右脚大脚趾上的大敦穴(大致位于脚趾汗毛处)想一想鼻尖与大敦穴上下对正,会发现中心会慢慢右移,直到鼻尖真的与右脚大敦穴对正,这时重心全在右脚。一开始没有反应不要紧,接着用意识去想鼻尖对正右脚大敦穴,直到重心全到右脚,即右脚全实,左脚全虚。       这里全实全虚是什么意思呢?太极分阴阳,对应虚实,重心全在的腿脚为全实,另一条为全虚,全虚要达到的标准是,该条腿完全可以抬起而不影响身体其他部分的平衡。       我们完成了一个转移重心的动作,记住不要用力量去搬运重心,不要想着用力,要用意识去主导身体,即为“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全凭心意用功夫”。

3

用意识去想头顶百会穴上升,与天相接,同时双目向远处望去,一直望到左腿自然向左迈出,这里的自然是指:1不许主动用力达到迈腿的效果,2腿动了不许阻止,让它自己动,迈多大都随它。直到大脚趾指尖轻轻点地。       左脚大脚趾指尖点地不着力(左脚全虚)接下来要使左脚完全着地,但是不能直接去控制左脚,而是要将意识放在右手上,这是为什么呢?内家拳讲究“里三合外三合”,里三合指的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外三合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这里用到的是外三合中的手与足合,注意是一侧的手与另一侧的足合。回到起势,具体怎么做呢?我们命名手指和脚趾,从大拇指/大脚趾到小拇指/小脚趾分别为大指/大脚趾、二指/二脚趾、三指/三脚趾、四指/四脚趾、小指/小脚趾,并且对侧的手指脚趾反序一一对应,即右手大拇指对应左脚小脚趾,右手二指对应左脚四趾,依次类推。想象右手小手指接地,左脚大脚趾与地真正接上,想右手四指接地,左脚二趾接地,依次类推,直到右手五根手指都与地(意识上)接上,左脚的五根脚趾也都与地面接上,还没完,依次想象右手手掌心手掌跟接地,左脚脚心脚后跟与地接上,这时左脚完全落地,想象重心落在两脚正中间,这时迈步的动作就完成了。      注意:这是太极拳的内家练法,务求平与稳,大家有可能见过其他流派相同的动作,但是左脚落地很快,甚至是跺脚,这样的动作在内家看来会造成气的上浮,如按照本文介绍的方法,“双脚如树,置地生根”,动作完成后呼出的那一口气才舒服!

4

看过天龙八部的朋友对六脉神剑一定不陌生,六脉神剑中有一剑名为商阳剑,剑气发自食指指尖的商阳穴,接下来提手的动作就用到了商阳穴。       首先想想两手指尖的商阳穴,再想想手心的劳宫穴,想象食指指尖追手心,即商阳穴去追贴劳宫穴,当然不会真的贴上,但是想着想着,两手会自己提起来(不要故意用力)       提到什么程度呢?这里有两个标志,一是胸口膻中穴,一是耳垂,当两手提过膻中穴时,胸口会发空,这时如果吃过饭,会有还能再吃的错觉;双手提过耳垂的时候,身体会后仰,所以提手到胸口和耳垂之间就可以停下了。      怎么停呢?指尖不再追手心,意识放在手心劳宫穴上,手臂会悬停在身前,这时把意识穿过手心到手背的外劳宫,会感觉到双手越来越沉,双手连带手臂自然下降,不要阻止,不要加力。

5

当双手落到与肚脐相平的位置时,想象双臂肘部的曲池穴与少海穴,方向为从曲池到少海,这时双肘会下沉,肘沉带动对应膝盖打弯(肘与膝合)于是膝盖弯曲,想想两肩的肩井穴,胯往下送(肩与胯合),想象两手扶在水面上,自然贴在大腿两侧。同时想象两脚也踩在水面上,(意识)将膝盖提起来到天上,将胯送入地下(前下,防止翘臀)       这就是起势的最后一个动作,也是太极拳第一个桩,对于姿势的要求和意识的到位非常严格。意识到位效果体会立竿见影。练习这个桩功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从外观上看上身是直上直下的,不能有向前趴或者向后仰的样子,眼神始终看向正前方,下巴微收,,膝盖在脚的正上方,不能超过脚尖(牢记!否则一定会练坏膝盖!)。      从意识上要时刻想着以下几点:头顶(百会穴)上天,含胸(膻中→夹脊)收腹(神阙→命门),胯(环跳)往前下方送,膝盖(阴陵泉阳陵泉)上天,双手扶水面,同时两脚也踩在水面上。      调好姿势,保持住这样的神意,会有异样的酸爽感,坚持住!很快就会感受到大腿的血海处产生大量的热,正是气自血海产生(血海为腿绷直时大腿内侧肌肉最高处),坚持越久得气约多,用老师的话说,正是涨功夫的时候!

6

以上就是对吴式太极拳起势练法的一些说明,啰嗦了些,都是学拳的时候老师耳提面命听下来的,仍在学习中。不懂之处欢迎提问!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来交流,也期待与同道的前辈交流心得!

注意事项
1

牢记宗旨:松、静、自然。练完拳后心平气静方为好,内家拳连的是内在,是意气势,凡是打完一趟下来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的,都不叫内家拳

2

用意不用力,不要故意使力,不使用多余的力,但凭心意用功夫

3

无论做何种动作,膝盖一定在脚的正上方,一定不要超过脚尖,练拳一定不要求速成,练不好不要紧,不要连坏身子

4

太极拳练的是身心,心要正,功夫才正,练武要修德,得有多高,艺就有多高

5

常练本文提到的桩功对颈椎有好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