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94今日阅读:138今日分享:33

怎样安排广州亚运会美食行程

当广州亚运进入倒计时阶段,亚运城也逐渐掀开了神秘面纱。作为迎接广州亚运最大型的社区建设,这里是亚运会期间运动员和记者的家,在不久的将来也是不少广州人的新家,而亚运城附近的岭南水乡、古老村落,则是珠三角所有人民的后花园。在10月8日,亚运城就将迎接第一批记者前往“试住”。想更先于媒体第一手体验亚运城,赶紧抓住国庆假期,来个亚运城尝鲜之旅。
步骤/方法
1

史上第一亚运城   何谓亚运城,在一般运动会中,记者居住的叫媒体村,运动员居住的叫选手村,而广州此次建造的亚运城是在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出现“亚运城”的概念。这是因为由媒体村、运动员村和技术官员村组成的亚运城,集体育比赛、工作、居住等功能于一体,超越了历届亚运会“亚运村”的概念,成为广州亚运会的一大亮点。   亚运城的具体地点是在广州番禺区石楼镇海傍村,位于番禺清河东路以南、京珠高速公路以东,番禺莲花山旅游区水道以西地段,选址十分独特,充满岭南水乡韵味,环境优美,交通也方便,四号线地铁海傍站就设在这里并已经开通。   亚运城占地12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5.8万平米,亚运城为亚运会官员、运动员提供住宿、生活和训练场所。该亚运城建成将体现“智能化”和“绿色环保”的社区,将配套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及道路绿地等服务设施,占地153万平米。

2

岭南水乡重现风采   广州亚运锁定了“岭南特色”,亚运城的设计和建造也不例外。这次亚运城并没有大手笔地建造很多壮观的人工景观,反而是通过清理、改造、还原、保护等手段,尽量保留了附近岭南古村落和水乡的特色。蕉林荔树、鸡蛋花香、鸟鸣鱼跃,原生态的岭南景色,定让游客大开眼界。   亚运城岭南水乡景观将分为三大景点。龙吟浅滩民俗风情区以龙舟花船为主体,以浅滩和水生植物为背景,游客可漫步于高低蜿蜒的小径;木栈垂钓水乡文化区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水边芦苇、钓鱼木栈道、渔翁雕塑……展现水上居民的历史文化;渔唱水乡文化区为一组岭南滨水特色建筑,寓意明代时期广东沿江渔民清早出江捕鱼,黄昏时归舟鱼贯,岭南渔唱的景观特色。当然,这仅仅是亚运城内的景观,如果要去亚运城游览,又怎能错过附近的四大景点。

3

沙湾古镇美点飘香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沙湾,因位于古海湾半月形的沙滩之畔而得名。沙湾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北与广州番禺中心城区一河之隔,东望东莞深圳,南邻中山珠海,西连顺德南海,交通四通八达。据史书记载,这里原只是打鱼人聚集的小渔村,至宋代,沙湾西北已成陆地,东南尚属浅海,经历代移民不断围海造田,田地面积不断扩展。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何氏先祖德明从内地来此,在沙湾购买了大量山地和海田,定居此地,繁衍子孙,富甲一方。沙湾也逐渐变成鱼米之乡。   虽历经800多年,沙湾古镇“三街六市”的粤中地区典型商业市镇格局仍保存完整。沙湾现有约7万平米的古建筑群,如古祠留耕堂,古塔水绿山青文阁,古街安宁西街、车陂街,古巷升平人瑞巷,古井清水井以及鳌山古庙群等,其间蕴藏着丰富的砖雕、灰塑、木雕、壁画艺术珍品,充分展示了宋朝至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变迁史,堪称岭南民间建筑文化的博物馆。   三捻厅位于沙湾镇的安宁西街,原本只是沙湾何氏家族的一个祠堂。这间不大的厅堂却孕育了广东音乐名家“何氏三杰”,当年何柳堂就是在这儿创作出了《赛龙夺锦》、《雨打芭蕉》等等广东名曲。惠岩何公祠:奉祀何氏第22世何惠岩及以下祖先的宗祠,为花岗岩脚、卷耳山墙、船形灰塑瓦脊的晚清建筑,是何少霞与乡内外音乐界人士演练音乐之所。   何氏衍庆堂:奉祀何氏甲二房9世何志明及以下祖先的宗祠,为背北朝南、硬山顶、博古细花灰塑高墙式瓦脊建筑,建于清代嘉庆年间。   玉虚宫:沙湾居民供奉北帝的神庙,传说以明成祖像为模特铸造而成,原为何氏申锡堂,建于明代,修整时糅合了清代的建筑风格。   说起沙湾,又怎能不提沙湾姜撞奶呢?很难定义姜撞奶就是一道点心还是甜品,也无法辨认最初的原创何来了。但广州人代代相传判断姜撞奶是否正宗的秘诀“把勺子放在牛奶面上,勺子不会下沉。”除了姜撞奶,还有牛奶白饼,沙湾鱼皮角、牛乳饼、沙湾奶霜等美食。古镇大巷涌入口处有一间专营当地特色小食的小店可让您大饱口福。   交通:在广东省、市汽车站、市桥汽车站及市桥大北路均有各路汽车到达,交通便利。

4

大岭古村寻幽探秘   大岭,原名菩山村,位于番禺区石楼镇菩山脚下,于明朝嘉靖年间建于大圩,得名“大岭村”。据了解,大岭村有陈氏开村和许氏开村两种说法。一说是原籍江西的陈氏,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自南雄珠玑巷迁徙至大岭村开村;另外一种说法是,大岭村的开村主为广东始兴郡皇后之父许氏,他因遭宦官谗言陷害,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从南雄珠玑巷逃至大岭开村繁衍。   “蛎江涌头,半月古村”是大岭村村落整体格局特色。大岭村整体旁水而建,村落居民有序地排列在菩山脚下和大岭涌之间,基本呈半月形布局。大岭村以一条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形成“大街一小巷”的两级交通体系,形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大岭村街巷石板路、街、巷门、旗杆夹石群、蚝壳墙、水井、池塘、绿化古树、菩山和菩山第一泉、河涌和石埠头、田野构成大岭村独特的传统环境要素,村中布局的文塔、祠堂、庭院、蚝壳屋等不同建筑形成的古民居,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建筑的典型代表。整体来说,传统村落肌理清晰,格局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沿着村子里那条贯穿全村的玉带河,深入到村子里,可以发现大岭陈氏十世祖祠———显宗祠,又名凝德堂,亦被村民们称为“桥头祠”,建于明嘉庆年间(公元1522年)。整个显宗祠坐东向西,前临大岭涌,为三楹三进结构,头门四层莲花斗拱,硬山脊,饰以灰雕,山墙有砖雕,梁柱以木雕装饰。大门左侧的石雕镌有西洋儿童像,是县里古建筑所罕见的。   景点:大魁阁,三还庙,沙井气,菩山第一泉   交通:乘地铁3号线到番禺市桥,再转乘市桥往莲花山的班车途经石楼镇,在交警中队站下车后左转直行约1公里右转可到。

5

来海傍水乡做农夫   之前风靡各大网站的“偷菜”游戏,其实也充分满足了大家当一回农夫的幻想。而在海傍,种菜不再是电脑屏幕前的自我满足。   海傍水乡农庄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清河路石基镇海傍村亚运城西侧,整体规划2000多亩,是城市里的一座世外桃源,这里有享之不尽的新鲜空气,这里也有在城市中难以看见的大片的绿色,能够让人与大自然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   与一般农庄走“农家乐”风格不同,海傍水乡另辟蹊径,首创了“一站式”的农庄模式,不但有常规的饮食、休闲的“农家乐”功能,还拓展了农庄在养殖、娱乐、社交等多层化领域的潜力,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健身、社交等各种需要,成为了广州乃至华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农庄,也成为了农庄中的“迪士尼乐园”。   为达到“迪士尼乐园”的目标,海傍水乡利用其广阔的占地面积,史无前例的在农庄内设置了种植园、鱼趣园、垂钓园、果园、农业展厅、高尔夫球练习场、泛舟运河、儿童乐园,野战场,度假屋、露天咖啡厅,自助餐厅,红酒俱乐部等不同的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与其他农庄农产品只可采摘的方式不同,海傍水乡的种植园地对会员出租。只要成为农庄的会员,就可以在海傍水乡租一块地进行经营,自主决定你的种植物。完成从播种、成长到采摘的环节,让你完完全全地体验一个农夫种植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并且农庄中有专业的农技师为你提供服务。如果你的时间不够多,还可以将菜地进行托管。   交通:番禺区市桥往莲花山方向广澳高速入口往前300米右转,四号线海傍站。

6

南沙十九涌大啖海鲜   名副其实十九涌就是第十九条河涌,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茫茫的大海尽现眼前,这里没有惊涛骇浪,看不见“卷起千堆雪”的壮观,辽阔的海面却是水天一色。   南沙处于珠江水口咸淡水交界水域的特殊位置,这里的海鲜既有咸水鱼肉质实,有盐鲜味的特点,又有淡水鱼肉质细嫩、略带甜味的特点,两者融合为一,别具滋味。   南沙十九涌的水产贸易市场以集海鲜之大全著称,这里盛产海鲈鱼、海鳗、虾蟹,而马头鱼、笋壳鱼、鲍鱼等品种也颇受欢迎。这个农贸市场的海鲜都是渔民们一大早从海里打捞上船,然后再带到市场上售卖。而价格相对黄沙至少便宜三至四成。三四个人挑选海鲜可以不用100元呢。   挑好海鲜之后,就有当地渔民帮顾客提到停靠海边的自家渔船上加工,无论多少海鲜加工费一律10元/人。在实惠之余,更特别的是加工海鲜的方法甚为“原始”,一般是清蒸或炒,不添加其它调味料,蒸熟之后只是沾酱油葱花,但这样能最大程度保持海鲜的鲜味。   更有风味的是,顾客可以上渔船上叹海鲜。沐浴在海风中大啖个大而新鲜的海鲜,闻一下,还带着大海的咸味,是何等惬意!   交通:南沙港快速路进入万环西路,直达南沙十九涌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