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28今日阅读:99今日分享:20

毛里求斯习俗禁忌

毛里求斯共和国为非洲东部一岛国,位于印度洋西南方,距马达加斯加约800公里,与非洲大陆相距2,200公里。作为火山岛国,毛里求斯四周被珊瑚礁环绕,岛上地貌千姿百态,沿海是狭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脉和孤立的山峰。整个国土由毛里求斯岛和其他小群岛组成,经历荷兰、法国和英国等国殖民统治后,于1968年3月12日脱离英国殖民获得独立,岛上亦有不少华人。毛里求斯曾是世上唯一住有渡渡鸟的地方,但该鸟已于17世纪末绝种。截至2013年,毛里求斯是非洲三个人类发展指数被评为“高”级别的国家之一。毛里求斯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所有政府文件都以英文书写。在学校里,英语和法语都是教学语言。但法语在广播及文字传媒,以至在商业及企业关系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毛里求斯最多人说的语言是毛里求斯克里奥耳语(Mauritian Creole),这语言受法语影响颇深,却在某些地方与法语有明显分别;也包含有英语、旁遮普语等成份。克里奥耳语被视为毛里求斯的国家母语。
工具/原料

毛里求斯

方法/步骤
1

1847年,毛里求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行邮票的地区。当时发行了两款邮票,这两款邮票都不是官方发行的,是当时的总督夫人为了跟随时尚,仿照英国本土的黑便士等邮票印制的,主要是为了发邀请函给其一场舞会的客人。当时负责雕刻印版的钟表匠因为老眼昏花,将总督夫人要求的“POST PAID”错误雕刻为“POST OFFICE”,这就是著名的毛里求斯“邮局”邮票。因为发行时间早,发行量小,并且出了这个错误,所以在不久之后就受到了很多邮商的关注,也正是因为一直有邮商的关注和炒作,这些邮票变成是世界级珍邮。

2

毛里求斯人讲究礼貌,待人诚恳。朋友见面都要热情地打招呼,常用的礼节是行握手礼。在国际社交场合,他们多采用国际通用的称谓。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毛里求斯城市和农村的很多人都穿西装,握手时如果握得有气无力,被称为是“礼貌不周”,虚与委蛇,毫无诚心。他们认为,用力的程度跟对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最好握得手都感到麻木叫痛。毛里求斯的城市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这与毛里求斯人口中 2/3以上是印度、巴基斯坦人后裔有关,还有为数不少的华人。城市街道宽阔,两旁都是现代化的建筑及伊斯兰式房屋和古典欧洲式楼房。幢幢房屋都掩映在林木和花圃中。农村的房屋一般是用砖和水泥建造的小平房,不仅美观而且十分坚固,毛里求斯人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城市和农村的很多人都穿西装。

3

毛里求斯的美食既有着混搭的元素,又不缺乏自己的特色,多受克里奥耳菜、中菜、欧洲菜和印度菜等影响。在同一顿饭里常有混集不同地方菜肴的情况。其中尤以印度菜对毛里裘斯饮食文化影响最深,印度菜中的咖喱、香料和一种叫“Briyani”的菜饭被搬到毛里裘斯人的日常饮食里。毛里裘斯一度受法国统治,所以法国菜也是普及菜式,但调味上又受到印度菜和非洲菜影响。这种“变种”的法国菜多用辣椒和香料。”dholl puri是一种典型的毛里求斯街头食物,在油炸的面包里填满了黄色的豌豆酱,并配以腌蔬菜和克里奥风格的新鲜番茄酱,当然还有丰富的像蒜、姜和草料等佐味调料。海产也特别丰富,如玛玲鱼、鲜吞拿鱼、烟剑鱼、生蚝、迷你龙虾。又因位于亚热带区域,全年盛产颜色悦目的新鲜蔬果。

4

由于毛里求斯人大多信奉印度教、基督教,另外还有伊斯兰教和佛教。所以在一些大城市里,到处都有印度庙、佛庙、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并且大家彼此都相安无事。毛里求斯的塔莫伊斯人,每年都要举行三次洗礼活动。洗礼前的数日,受洗者男女不得同房,须严格斋戒。洗礼仪式大多在庙宇前举行。洗礼之日,每个人要手拿黄花束,肩挂黄花环,身披黄袍聚集于庙宇前,在男巫的带领下点燃巨大的木材堆。受礼人先到“洗礼湖”沐浴,再接受其亲属的“针刺”。亲属可在受礼人的胳膊、前胸、耳部、下额、大腿乃至舌部扎各种针,多达几十或上百根,以示祝福。针刺后,受礼人要赤脚走过由燃烧的煤渣铺成的小路,完成走火焰的仪式。整个受洗仪式需要一天。仪式程序结束后,受洗者还要邀请众亲属共进晚餐,向亲友表示感谢,共庆受洗成功。

5

在毛里求斯的印度教有很多活动,人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印度宗教的各种仪式和习俗。每到节日,成群结队的印度人到“圣水湖”去朝拜,他们抬着用纸精心作成的佛塔,徒步行进在公路上。在湖畔,人们站在水中,将水果等供品摆在岸边,以享神灵。他们对信仰中的神灵是非常虔诚的。有一次我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在一座印度庙前的空地上,跪着一些年轻信徒,承受着阳光的暴晒,嘴里念叨着什么咒语,周围有很多人观看。只见一位长者在跪着的人群中走来走去,仿佛在观察着什么。过了一会儿,这位长者手持一根很粗的银簪,向一位跪拜者的腮上扎去。银簪从腮的这边进去,经过口腔,从那边露出来,插在脸上一动也不动。观看的人吓得目瞪口呆,然而奇怪的是那位被扎的年轻人既没有流血,也不喊痛。相反,他倒像一个成功者,在庆幸自己终于遂了心愿——能有机会以这种特殊方式向神灵表示自己的虔诚和勇敢。长者给这位年轻人扎完了,又去给另一位年轻人扎。

6

在毛里求斯的华人多数信奉基督教和佛教,也常聚会在一起,举行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华人普遍崇信关公,他们家里多供着关公像,以求关老爷保佑。在首都路易港,华人还捐资修建了关帝庙,其庙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具有中国庙宇传统建筑风格。庙内有关公塑像和众多条幅,并配有主持等管理人员。平时香烟缭绕,肃穆庄严,每到节日,便有老年人前来烧香磕头,也有些少男倩女到此求签问卜,讨个吉利。据说,当年老一代华人修建关帝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以关公为旗帜,以“忠义”二字为号召,来维系华人团结。现在关帝庙已成了首都路易港的一景,附近的大街也取名关帝庙大街。

7

毛里求斯的习俗也是多民族的,既有西方的,也有东方的。比如吃菜的方式,既有用刀叉的,也有用筷子的,而更多的人则喜欢用手直接去拿。又如穿衣,既有穿西服革履的,也有坦胸露臂的,既有披纱丽的,也有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的……。各种风俗并存,互不排斥,十分融洽。毛里求斯的节假日也很多,比较大的节日就有十几个,多是印、巴族的节日。当然,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还是圣诞节,放假时间最长,其节日气氛、热闹程度,不亚于西方世界。华人是那里的少数民族,但毛里求斯政府把春节也列为他们国家的重大节日之一,届时全国放工假一天,表示欢庆。除夕午夜,华人居住区拉火鞭,放烟火,搞得有声有色,非常热闹。年初一早晨串门拜年,晚上耍龙灯、舞狮子,锣鼓喧天,展示着中华文化的传统色彩。

8

毛里求斯主要禁忌有:1、用右手打招呼。非洲人打招呼忌用左手,通用的方式是举起右手,手掌心面朝对方,是友好的象征。2、尊重印度教的习俗。印度教为毛里求斯主要的宗教信仰。如果你参观当地印度教景点时,需注意穿着。如果穿了皮鞋或者带了皮带,在进入寺庙前需要脱下鞋子,解下皮带才能进入。3、拍当地人需事先征得允许。在毛里求斯拍照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拍景点的时候尽量避开当地人。如果无法避开,在拍人的时候最好先打声招呼得到允许再拍。

9

4、避免用Black和Negro等字眼。在毛里求斯与当地人打交道,切记不要使用Black和Negro等字眼,即便你没有恶意,但在非洲人看来也是非常不礼貌的。Negro虽然是黑人的意思,但是却特别指原藉非洲被贩卖到美国做奴隶的黑人及其子孙,所以这是他们的大忌,一定要注意。5、不要破坏水生生物。在毛里求斯是严禁私自在岛上钓鱼的,采摘或践踏珊瑚也是不被允许的。当你在潜水时,记得也千万不要在海底猎鱼,捕捉贝壳、珊瑚和鱼类。此外,更加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在酒店房间内煮食、处理海鲜,发现会被处予重罚。

注意事项

毛里求斯和印度隔海相望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