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47今日阅读:126今日分享:42

投资者不应仅忧虑黄金内在价值

没有什么话题比黄金行情更能让投资讨论呈现两极分化之势。正因为如此,金价近期的暴跌才把两个对各自观点深信不疑的阵营之间的辩论推向白热化:一个阵营认为,黄金估价过高、且缺乏收益和资本升值属性;另一个阵营则认为,其他人再次认识到黄金的独特职能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黄金可用来对冲几乎任何可能冲击多元化投资组合的经济困境。  这场辩论虽然有趣,却没能突显出当前事态的潜在重要性。金价近期的波动体现了其他领域也已出现的一个动态。更重要的是,它支撑着西方市场化系统一种逐渐扩大的现象,这些系统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基于不反映实际的定价运作。  我们对人们普遍讲述的关于黄金的故事并不陌生。在一个日益动荡的生态系统中,在一个有越来越多央行极力吹大自身资产负债表的世界中,投资者争相购买黄金,将其作为对冲可辨识风险(通胀)、应对巨大不确定性(包括之前无法想象的对经济系统的破坏)引起的不安情绪的一种工具。  金价上涨之势愈演愈烈,其估价与实际供需基本面严重脱节——直到一条原本无足轻重的消息动摇了这个运作模式的基础,这股趋势才告一段落。  虽然通胀预期走低和股票价格飙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金价暴跌的真正催化剂是一条关于塞浦路斯可能会在欧洲伙伴国的压力之下被迫出售黄金储备的传言。这件事涉及的黄金数量虽然微不足道(当时的价值还不到10亿美元),却让投资者突然开始关注起其他欧洲经济体(特别是黄金储备约1300亿美元的意大利)出售大量黄金、令市场受到冲击的可能性。  这一并不复杂的变化却足以让金价在不到一周内下跌15%。自那之后,金价就一直在竭力重新站稳脚跟(截至本文发稿时的金价为每盎司1385美元)。若将目光转向企业领域,我们可将上述基本动态视为一个企业估值已与产品内在属性彻底脱节的大品牌的动态。由于存在这种脱节,该品牌很容易受到大众看法(或是经济学家所描述的稳定不平衡态)变化的冲击。  过去一年里,苹果(Apple)和Facebook的股价出现了类似的动态。苹果股价在稳步上涨到略高于每股700美元的水平之后,突然陷入“失速”,暴跌至每股400美元下方,截稿时的股价约为每股440美元。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是,尽管苹果是一个强大的品牌,这个品牌的“魔力”(这里用了一个苹果前雇员、作家盖伊?川崎(Guy Kawasaki)使用过的词)最终却(在无意中)导致投资者在对其进行估值时忽视了苹果的竞争对手正极力赶上来的事实。  再来看看Facebook的案例。Facebook首次公开发行(IPO)时投资者之所以会超额认购、并致其发行价定在每股38美元,主要原因是它的名字家喻户晓、以及相关的炒作。在经历短暂上涨之后,Facebook的股价便跌至每股20美元下方,原因是大量估值与基本面巨大而明显的脱节“投了不赞成票”。截至发稿时,Facebook股价约为每股26美元。  当然,这些只是知名案例;而且就能够推而广之的结论而言,这些案例表明了一个事实:金融市场既会过度上涨,也会过度下跌。但我现在认为,在当下各国央行为促进增长和就业已在金融市场与经济基本面之间插入一个巨大楔子之际,我们从黄金这件事上还可得出另一个结论。  央行对资产购买计划屡次作出的坚定承诺,不仅促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越来越高的价位上增加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还抑制了市场的波动、冲淡了相关性、营造出对于稳定的幻觉——而这一切的背景,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特点是罕见的主权动态、不断变化的监管、巨大的尾部风险、对新增长和就业模式的普遍渴求、以及加剧而非抑制贫富不均问题的创新。  本质上来说,当今的全球经济自身也处在一个稳定不平衡态中;由于预期西方国家央行以及功能更强大的政治体系将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市场的步子已然迈得比基本面要大。  如果这一预期未能实现的话,投资者要担忧的就绝不仅仅是黄金的内在价值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