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30今日阅读:126今日分享:42

留学学堂:[538]一杯咖啡修炼成英语达人

一句“How do you like yourcoffee?”也会让你觉得莫名其妙。原来这是要回答咖啡是否要加奶糖。而很多老外的回答或许是,“One sugar, one cream!”  小编和大家一样,也有过幻想在老外的地盘混上两年英语立马变得杠杠的。但当同学们踏进老外的课堂才会发现,这真的只是幻想。  当我们置身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从很多层面直接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甚至精神状态。而大多数人拼命地希望达到一个理想的、沟通完全无障碍的状态,最后基本放弃了这种愿望,而是把持着一种更加理性的状态。  人类沟通的层次有很多,而语言的学习永远没有捷径、更没有终点。每一个单词的学习,最后都变成了一种修行。我们,依然在路上。  从点一杯咖啡开始  一个人不能走进同样的河流。但是我们却重复着同样的故事。托福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被名校录取,甚至本科来自很好学校的英文专业。当你走进真正的语言环境时,都不免有些惊慌失措。把你过去拥有的东西冲的七零八落,而你需要有重建灾区的勇气和决心。  “点一杯咖啡都困难?”这是真的。很刚出国的朋友,可以应付基本学习和写paper,却发现日常生活的挑战也需要一点一点地去克服。并不是不会说咖啡这个单词,而是发现我们不懂点咖啡的习惯。一句“How do you like your coffee?”也会让你觉得莫名其妙。原来这是要回答咖啡是否要加奶糖。而很多纽约的人的回答或许是,“One sugar, onecream!”  为什么用量化的语言去回答,没有什么,只是习俗。糖包是一小袋一小袋的,奶是一小盒一小盒的。因此很多人习惯用量化的概念去回答。而不是我们想想中的“alittle”。学习英文的旅途就这样寂寞地开始了。默默地记下习俗,我们开始在真实的环境中奋勇求生。  象雷达一样吸收信息  象雷达一样永远在吸收信息。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只有一刻不停地去吸收,去提问。才能迅速积累我们需要的知识。同学之间在交谈的时候,别以为和自己无关,每一个时刻都无比珍贵。因为在随意的谈话里包含里大量的知识。  是的,当你在最开始的第一个学期里会发现自己几乎回到了幼年的状态,成为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What is gentrification?(使地区贵族化)、What is zoning rules?(什么是分区规则) What is the food bank?(什么是食物银行?) What is black history month?(什么是黑人历史月?)  我几乎不放弃每一个提问的机会。因为我知道这些知识都是通往真正交流的钥匙。慢慢地,我发现这些问题后面不只是语言,而是深厚的文化。也许每一个问题之后,都需要读好几本书。而了解这些文化,才是通往下一个层次沟通的重要一步。  勇于参与,勇于提问,这是看似简单,但是却绝非容易的一大步。  美剧到底有没有用?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通过看美剧学习英文,并坚信,这是在当时环境下最好的学习语言的方式。但出去之后的感受简直天差地别。  除了口述历史课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对于历史知识的匮乏,我在其他任何选择的课程中都感受到了知识的短板。坦诚地说,这些课程极大地开拓了我的眼界。而忧虑地说,中国学生为什么上课不太发言,那是因为我们之前甚至很少接触到这些知识,更别提对这些事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太习惯于站在中国语境里看问题,而对于世界而言我们其实还是一个出生的婴儿。要够站在世界语境里和别人沟通,而不是自说自话,要想达到这个目标,系统的阅读与学习是唯一的方法。  最后我最终明白,美剧只是英语学习里金字塔的塔底,那样的学习掌握的最终只是碎片化的信息,远远不足以称之为对英语的学习。在英文学习里,阅读和生活体验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而美剧最终只是一个美好的补充。  Life in between  Life inBetween是我毕业论文的题目。很多人会和我谈起语言的问题,并且告诉我,第一代移民几乎难以彻底跨越语言的障碍。这也是我在国外生活越久,体验越深的东西。我们没有本土人的成长环境,因此几乎难以彻底跨越语言的障碍,很多人有在两种生活中摇摆的感觉。  这种感觉我也有过,但是我觉得这种感觉并不负面。我以前会谈到一个个人能否做到中西融合的问题,刚开始我认为不能。因为两种文化差别太大了,难以完美地融合在一个个体上。  现在我逐渐理解,很多人试图在深度理解两种文化的情况下做出一种平衡的选择。向美国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美国,这种努力非常艰难,但是弥合鸿沟的尝试依然值得。  学习语言,更像是一种修行。因为最后,语言早已经不是语言,而是深刻地和语言背后的整个世界结合着。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推荐信息